东乡族是回民,甘肃东乡族有多少人口

甘肃东乡族有多少人口1、东乡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名 。该民族自称“撒尔塔” 。
2、东乡族是以撒尔塔人为主,融合当地回、汉、蒙古族等逐渐形成的 。撒尔塔原始意思为“商贾”,指定居于中亚一带信仰伊斯兰教的各种人,主要有突厥人、波斯人 , 统称为色目人 。东乡族的来源和形成,一度观点颇为分歧 。其中蒙古人为主说,早在明末清初,东乡族人民就积极参加了以米刺英、丁国栋为首的农民起义 。
3、由于民族形成的特殊环境,所以东乡族形成时,其社会结构即为社会制度 。东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 东乡族的词汇中 , 汉语借词较多 , 也有不少突厥语、阿拉伯和波斯语借词 。东乡族至今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没有文字 , 现在使用的是汉文,绝大部分群众懂汉语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被称为“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土人”等 。主要分布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甘肃兰州市和广河、和政、会宁、玉门等县市及新疆伊犁州,宁夏、青海也有少量定居 。
东乡和回族有什么区别东乡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名 。该民族自称“撒尔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被称为“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土人”等 。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甘肃兰州市和广河、和政、临夏等县及新疆伊犁地区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东乡族人口数为513805 。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使用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大部分人会说汉语 。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
东乡族是14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分融合而成的 。构成其族源的主要成分,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和蒙古人 。从13世纪以来 , 河州一带就是包括色目人和蒙古人在内的蒙古军驻守、屯田之地 。13世纪末,镇抚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元朝安西王阿难答皈依伊斯兰教,其属下蒙古人大部相从 。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也相聚在西北地区 。14世纪初 , 元成宗死,安西王阿难答与皇后伯要贞氏等策谋政变,事泄被杀 , 但其属下势力仍很强大 。其子曾联合伊斯兰教群众反叛,为元朝政府镇压 , 阿难答属下纷纷逃避 。当时交通不便、偏僻闭塞的东乡,就成为阿难答属下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蒙古人退避的地区之一 。他们在这里与当地汉族、藏族等长期共同生活,互相婚嫁,逐渐融合成为东乡族 。
对东乡族的族源,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 。主要有二:一说成吉思汗于1226年征西夏时,兵临河州、临洮一带,将部分蒙古军留驻此地,这些人以后进入东乡,形成东乡族;一说成吉思汗西征时,从中亚、波斯掳来大批工匠,其中一部分被安置于东乡,以后形成为东乡族 。还有一说认为东乡族源于吐谷浑 。但关于东乡族源和形成问题,大部分学者持上一种看法 。
撒拉族和东乡族区别【东乡族是回民,甘肃东乡族有多少人口】按语言划分的 。撒拉族讲撒拉语 , 属于突厥语族;回族讲汉语;东乡族讲东乡语,类似于蒙古语与突厥波斯语的融合语言 。从族源上看,东乡族与回族族源没有区别,只不过东乡人选择了当时元朝统治阶级的蒙古语 , 回族选择了汉语 。撒拉族是西突厥萨拉尔后裔
东乡族分布在什么地方东乡族是中国甘肃省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民俗十分悠久 , 融合发展了多方文化,形成了今天的东乡族 。
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 , 少数散居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东乡族地区位于甘肃省的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