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宏景智驾刘飞龙:拒绝经验论,2025年落地百万

自动驾驶的风口吹久了,风向也调整了好几轮 。
“现在投资人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项目如何落地量产 。”宏景智驾创始人兼CEO刘飞龙在这个圈子摸爬滚打多年,行业发展情况如数家珍 。
对于自动驾驶企业来说,单纯讲商业故事不再性感,市场更想知道他们怎么去落地、赚钱 。
宏景智驾似乎摸准了行业脉络,“去年我们在国产L2+ADAS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27%,这个数字是全国第一 。”

对话宏景智驾刘飞龙:拒绝经验论,2025年落地百万

文章插图
来源:宏景智驾
在刘飞龙看来,宏景智驾之所以跑在市场前面,主要在于产品具有先进性,其次就是公司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带来了高性价比的核心竞争力 。
但市场竞争之外,自动驾驶的高鲁棒性、普及化发展,才是支撑自动驾驶技术落地,从而走向成熟的基础 。
目前自动驾驶赛道主要存在两种发展路径,一种是直达L4自动驾驶路线,一种是渐进式的发展路线 。
宏景智驾就是渐进式打法的典型代表公司,公司从L4起步,但很快转移到L2/L2+的ADAS量产路径,同时保持对L4技术的前瞻性和技术储备 。公司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第一个量产项目的落地,且在2021实现了营收超过2亿元的经营突破,完成了公司从0到1的阶段 。
对此刘飞龙表示,如果不能落地,不仅没有营收、没有客户,也没有机会迭代技术、获取数据 。“宏景智驾还是要回归商业本质,要有营收、有客户、有利润,一定要有能落地的订单 。”
所以对于宏景智驾来说,不仅要仰望星空,还得脚踏实地 。
除了产品,在公司的发展中,刘飞龙更重视的还有效率 。在宏景智驾的发展中,刘飞龙认识到自动驾驶要解决问题主要是长尾效应,“有很多Corner case(边角案例)要挖掘,有很多极端情况要挖掘 。”
换句话说,就是自动驾驶落地比的是Corner case的挖掘效率,“看谁挖得快,看谁改错快” 。
2021年,宏景智驾量产10万+,今年预计达到30万台 。“我们目标是,2025年达到百万台套以上的销售能力,实现全栈的高等级自动驾驶产品线布局 。”
以下是超电实验室和宏景智驾创始人兼CEO刘飞龙的对话节选:
01
今年落地30万+,2025年落地百万
Q:在自动驾驶技术还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怎么打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A:可持续的自动驾驶商业模式,要看四件事:首先就是可靠性,要让大家觉得越来越安全 。第二个是降本,让大量车都可以装,现在有个流行词叫“科技平权”,自动驾驶的商业扩展也是要让更多的消费者能使用上这种产品 。
其三是体验,就是让人们觉得真的能帮到自己,它不只是不会出事,关键在于可以解决你的问题,比如说解决疲劳问题,让开车更轻松、或者泊车更容易泊进去等等 。
最后是可进化,就是这些辅助驾驶系统要有能力持续进化和迭代 。
Q:在自动驾驶赛道,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A:问得最多的是量产项目落地的问题,或者说是经营能力 。投资人普遍关注作为创业公司通过什么路径和努力,如何在与世界品牌的零部件供应商竞争中,成为主机厂的供应商?如何做到目前量产成绩的?
【对话宏景智驾刘飞龙:拒绝经验论,2025年落地百万】Q:宏景智驾如何诠释业界关注的这些焦点问题?
A:其实我们的量产成绩是很好的,去年在国产L2+ADAS域控器市场中占比27%,市占率全国第一 。具体到原因,首先是产品具有先进性,客户会更愿意买最先进产品和技术;其次是成本控制能力带来的产品价格的合适性 。在成本和技术都满足客户要求的情况下,他们就会买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