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当好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的读后感 怎样当好班主任( 三 )

  
怎样当好一个班主任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 。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 。因此,本学期我把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1、低起点  
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习惯不好,有的甚至刁钻任性 。这时,教育切不可太心急,可以先降低要求,教师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掌握情况,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也才能树立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 。如刚入学时,学生还不懂得怎么做作业,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为以后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打下基础,我布置较少的作业;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并只提两个小要求: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 。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 。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 。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2、细要求  
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要求不能理解,也把握不好尺度 。为此,我用一首首生动活泼,朗朗上口的儿歌来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一听就懂,可操作性强 。这样,既便于记又起到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 。如: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竖起来 。要发言,先举手 。学写字,要记牢,头正身直腿放好,一尺一拳一寸高……上课时,老师说前半句,学生马上接着说后半句,既复习了常规,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纪律的孩子 。  
3、强训练  
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 。而且训练要严格,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耐心 。如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光靠课堂上的讲、练还远远不够,我利用班队活动课分组进行“坐立行姿势”的比赛,请各组做的好的同学上台示范,做的不规范的大家一起帮助他纠正 。平时也以比赛、竞争、夺红旗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 。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及时提醒、督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 。虽然刚开始时花时较多,但这样几次三番强化训练,行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  
4、常评价  
一年级的学生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老师怎样的评价 。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平时细心观察,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 。有时是一个赞许的微笑,有时是一次亲昵的抚摸,有时是一句由衷的赞扬,有时是一个苹果或一张贴花 。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往往更加积极,表现更出色,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 。如,我班的屈xx每天总是第一个吃完饭,把教室打扫干净,同学的饭盒也收拾得整整齐齐 。经过我多次表扬后,其他同学也纷纷效仿 。  
二、真诚交流,细心呵护  
一年级学生天真无邪,对什么事都好奇,爱问为什么,班主任要用心倾听孩子的心灵,与其真诚交流、谈心 。  
我们班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家长大多干农活、做生意,有的长期在外打工,跟孩子交流很少,关心也很少,这就更需要老师跟他们诚挚的沟通和真诚的关心呵护,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