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优质的“精神陪伴”

家长和孩子是“家庭建设”的合作伙伴 。 无论孩子的成就如何 , 无论他们是否和父母同居一地 , 这种情感交流和互动 , 关系的建设和发展 , 都是永无止境的 , 不能被切断的联系 。   
爱 , 需要正确的表达  
一、爱不可以比较  
每个人都不一样 , 每个人能得到和付出的爱也是不一样的 。 既然不一样 , 就不能比较 , 也就没法比较也不应该比较 。   
给孩子优质的“精神陪伴”  
文章图片  
一位朋友曾经给我讲过一个关于台湾艺术家小S的故事 。 有一天 , 小S带着两个女儿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朋友 。 寒暄过后 , 朋友说:“对比起来 , 还是小女儿更可爱 。 ”小S赶忙蹲下身 , 对大女儿说:“你们俩在妈妈心里都一样可爱 。 ”  
小S的反应很少见 , 但也有改进的余地 。   
首先 , 两个女儿肯定有自己的特点 。 即使两者相似 , 但仅从年龄上的差异也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 。 因为小女儿年纪小 , 很有可能她真的看起来更幼拙很可爱 , 大女儿估计她已经感受到并理解了这个不同 。 妈妈却要说“一样就可爱” , 大女儿可能不信 , 甚至可能因为不能理解妈妈的苦心而对这个谎言感到厌恶或反感 。   
其次 , 不管大女儿觉得自己和妹妹一样可爱 , 还是觉得自己更可爱 , 或者认同妹妹比自己更可爱 , 她也有可能会不满意甚至怨恨母亲的朋友 。   
再次 , 不管父母、长辈、老师怎么教她要爱护、喜欢妹妹 , 大女儿自然而然会产生出对妹妹羡慕、嫉妒甚至讨厌 。   
最后 , 大女儿可能会产生自怜或自卑的情绪 。 妈妈蹲下来安抚她的这一举动本身就在证明她是委屈的 , 应该被关注、被同情、被怜悯和被解释 , 她是受到了不公平对待的那一个 。   
给孩子优质的“精神陪伴”  
文章图片  
大女儿可能会因为她的个性和成长环境的不同而产生有更多的想法 。 不知道小女儿当时多大了 , 但如果她超过两岁半 , 她可能会很自豪 , 觉得自己确实比姐姐更可爱 。 她也能感知到她姐姐的敌意或嫉妒 , 所以她可能对姐姐不满或者感到内疚 。 她可能对母亲的安抚姐姐行为感到不公平 , 或者她可能会以她母亲为榜样 , 总是可怜她姐姐和解释 。   
给孩子优质的“精神陪伴”】怎么处理比较好?假设小S听了朋友的话 , 说:“对 , 小女儿还小 , 看起来天真有趣 。 你不知道 , 大女儿也很可爱 , 而且很懂事(可以拿个例子说明大女儿有多可爱 , 比如生病的时候给妈妈倒水之类的) 。 她们两个都让我很开心 , 很幸福 。 ”这个回答既没有反驳朋友的话 , 也让两个女儿知道了自己的特点和可爱之处 , 让她们分别对自己和姐妹之间有了更深的了解 。 她们也会对母亲和她的朋友心存感谢 。   
给孩子优质的“精神陪伴”  
文章图片  
二.爱的基基础是尊重 , 信任和耐心  
尊重——这里提到的尊重是对孩子人格的尊重 , 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 。 要做到从生活和和人格的角度尊重孩子 , 父母首先要建立足够的自信 。 这样 , 父母就不需要通过孩子的服从和顺从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和威信 , 也不需要通过孩子的感恩和恭敬来证明自己的付出和伟大 。 只有足够自信的父母 , 才能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   
信任--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得不到父母的信任 , 他的自信就无法建立 , 也不容易信任别人 。 信任是建立伙伴关系的基础 。 当我们信任一个人 , 知道他不会伤害我们 , 才敢去接纳他 , 也希望自己被接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