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面对“可怕的两岁”,家长这样做就对了,其实一点都不可怕!

你是否有过这样苦恼的时刻,家里原本乖巧听话的天使宝宝突然开始变得特别执拗,永远跟你唱反调,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要”、“不是”、“我不”......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儿童的“叛逆期”来了。  
儿童心理学家说,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而且还不止一次。孩子2岁左右,就是父母迎来第一个阶段的“叛逆期”,即传说中“可怕的两岁(Terrible Two)”。  
  
自我意识|面对“可怕的两岁”,家长这样做就对了,其实一点都不可怕!  
文章插图  
01  
“可怕的两岁”具体有哪些表现  
儿童的“叛逆期”是指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并快速发展,对独立、自由、自主有了迫切需求。主要表现在:  
对什么都说“不”  
吃饭的时候,妈妈说:“我们去吃饭吧?”宝宝扭头就说“不!”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妈妈哄着说:“我们是不是该睡觉啦?”宝宝又使劲摇头,大声说“不!”  
以往所有的温柔商量、转移注意力、玩具诱惑等方法统统不管用,不管父母做什么说什么,孩子都是以“不”作为回应。  
一言不合发脾气  
绘本书里的足球拿不出来,哭;积木倒了,哭;饼干碎掉了,哭......反正就是,一言不合就情绪失控,扔东西、摔玩具,甚至伸手打人。  
一切都是我的,让我来  
儿童教育学家说,幼儿从2岁开始,就惊人地以自我为中心了。  
于是,不让妈妈帮忙穿衣服,自己来,结果因为穿不好而哭闹;看到妈妈在厨房拿刀切菜,宝宝冲过去说“我也要”,跟他说危险,他不听马上要动手抢。恐怖至极。  
  
自我意识|面对“可怕的两岁”,家长这样做就对了,其实一点都不可怕!  
文章插图  
02  
为什么会有“可怕的两岁”  
语言表达能力跟不上  
2岁孩子的智力、社交和情感发育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足以满足他那聪明的小脑袋所理解的事物,当他无法准确表达自己时,就会又气又急,只能通过发脾气来释放情绪。  
“自我”意识的产生  
儿童在自然规律的发展下,自我意识一直在不停地形成。2岁的宝宝,已逐渐开始渴望独立,萌发出“自我”的意识。  
他想宣誓主权说“这是我的”,他想向别人表达“我要体验新本领的快感!”,他想向父母证明“这些我都能行!”。而且他开始渴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所以也会频繁地说“不要”。  
我有我的世界  
【 自我意识|面对“可怕的两岁”,家长这样做就对了,其实一点都不可怕!】这也是宝宝因“自我意识产生”而出现的进阶阶段,已经感知到自我的宝贝们,正琢磨着在自我的世界放飞,但却发现大人那里有很多必须遵守的条条框框和规则——这也不行,那也不允许。  
于是,就会沮丧、情绪失控、哭闹不止。  
秩序敏感期  
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书中指出:宝宝的2岁是秩序感最敏感的时期,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  
一旦宝宝发现他所熟悉的环境秩序被打乱甚至不存在了,就会没有安全感,感到不安。  
宝宝按自己想法摆好的玩具,大人要是不小心打乱,一定会哭闹不止,直至还原一模一样的顺序;妈妈不小心穿了爸爸的拖鞋,宝宝会坚持让妈妈重新换上自己的拖鞋,如果妈妈嫌麻烦不想换,他立马倒地哭给你看,直到妈妈换回来才肯罢休。  
  
自我意识|面对“可怕的两岁”,家长这样做就对了,其实一点都不可怕!  
文章插图  
03  
如何应对“可怕的两岁”  
当我们知道孩子在2岁的“叛逆期”有这些行为都是正常的之后,就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这个时期,恰恰也代表了孩子的心智水平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