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智能决定孩子的未来

我一向认为 , 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 , 而是培养健康人格 。韩国前教育部部长、首尔大学教育专家文龙鳞教授在他的《10岁之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一书给年轻父母们的忠告是:学做人是成才的第一课 , 道德智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  
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 , 文龙鳞有很多教育孩子的经验 。他通过研究“道德智能(MoralIntelligence)”对孩子成长发育的影响 , 得出了“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将无法适应10年后的社会”的结论 。文龙鳞教授认为 , 学习本身不会影响孩子的人生 。决定大学以后人生的不是实力而是道德 。  
例如 , 前几年某银行举行一场招聘考试 , 考试内容不是坐在那里解答英文题目 , 而是应聘者不分学历 , 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宿舍生活 , 从而评价他们与人相处的方式和区分是非善恶的标准 。最终发现 , 在被聘用的人中 , 普通学校毕业的人要比一流大学毕业的人多 。与学习成绩相比 , 企业把员工的道德品质看得更重 。如果您的孩子去经受类似的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考察 , 情况会如何呢?据对过去60年间哈佛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表明 , 一个人的成功与学习成绩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从社会各个层面观察成功人士 , 会发现他们是富含幽默、为别人考虑、和蔼可亲、明辨是非的人 。也就是说 , 成功人士都是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  
文龙鳞教授看得明白 , 父母总是希望子女学习成绩好 , 但这种想法会在孩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一瞬间消失 。这说明一个人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之旅后 , 左右他生活的不是学习成绩 , 而是“道德” 。向父母尽孝 , 与兄弟团结友爱 , 结交亲密的朋友 , 在职场中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以及遇到好的配偶组建幸福的家庭 , 能够实现这些人生规划 , 不是因为学习成绩如何优秀 , 而是因为具有良好的品格和道德 , 也就是“道德智能”这种能力包括同情并关心别人痛苦的能力、调节自己情绪和抑制欲求的能力、接受和理解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能力、尊重别人的能力等 。  
文龙鳞教授预言 , 10年后 , 孩子必须具备五种基本能力 , 如共鸣能力、调节情绪能力、分辨力、爱、责任感 。那么 , 该怎样培养孩子的优良道德品质呢?他提出以下要点:  
0~1岁 培养道德只需要无条件的爱 。对刚出生的婴儿进行道德教育是不可能的 。但是 , 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会让孩子感到安全 , 这是孩子积极感受世界的基础 。比如 , 爱打架的孩子 , 往往是妈妈不在身边 , 或与家人分开生活的孩子 , 他们常常打架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给父母的具体建议是:孩子一哭 , 马上放下所有事情跑过去;绝对不要对孩子喊叫;慢慢培养孩子的耐心;耐心等待孩子做出反应;尽可能地表达对孩子的爱 。  
2~4岁 就算孩子听不懂 , 也要向他们说“不” 。2~4岁是学习说话的阶段 。孩子能够听懂说话 , 说明他开始能够理解语言规则 。给父母的具体建议是:要坚决地对孩子说“不行”;给孩子说明不行的理由;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 , 因为模仿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法 。  
5~7岁 这个阶段父母的话就是“宪法” 。5岁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急剧增长 , 什么事情都想按自己的意愿来做 , 此时的道德教育尤为重要 , 要教给孩子道德价值观——这是孩子将来道德形态的决定性因素 。给父母的具体建议是:通过影视、戏剧或书中的故事情节让孩子间接拥有判断是非好坏的经验;不要为孩子顶嘴而生气;教会孩子区分“我的”、“别人的”概念 , 尽可能学会分享;让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