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戚墅堰对于常州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区域概念,然而,她却是常州永远无法抹去也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
常州不仅有着3200年的文字记载史以及2500年的建城史,刨根问底,戚墅堰还将常州的人类居住史上溯至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 。
考古发现在戚墅堰圩墩一带,第一批常州先民早在六千年前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当时圩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密茂,透过遗址,我们仿佛能够看到远古时期的常州先民们建造低矮简陋的茅舍,使用磨制光滑的石铲、石锄种植、收割稻谷,过着以农业为主的简单而质朴的生活 。

文章插图
——圩墩遗址——
揆诸历史,“戚墅堰”一词得名始于北宋元祐六年,也就是差不多司马光推翻王安石变法的那一年 。当时因治芙蓉湖,开堰置闸,有戚姓人氏于大运河旁耕植定居,发家繁衍,史载“实世族戚氏卜居始,因居墅显”,“戚墅”两字由此而来并延续了将近一千年,早称戚墅港,属地武进 。
到南宋嘉泰年间,设南北戚墅港,南导入太湖、北引至长江,戚墅堰枕江蹈湖,又因大运河上连扬州、下连苏杭,水运交通极为便利,此地成为行商坐贾和官府漕运必经之处 。至元代,戚墅堰兴漆市而成街镇 。到清乾隆年间,此地已是万商云集,百业俱兴 。

文章插图
——旧时运河——
太平天国以后,商市从芳渚转向万安桥一带,形成沿京杭运河的街市 。民国年间,当地粮商收购小麦,运河沿线帆桅如林,雁排齿列,稻获时节尤甚,戚墅堰因此留下了“小无锡”的美名 。
随着古老中国的近代化转型,戚墅堰逐渐从单纯的水运枢纽发展成为水陆交通中心 。光绪三十四年,沪宁铁路建成通车,设戚墅堰站兼营客货;民国25年,修筑武青公路,陆运兴起更添便捷 。

文章插图
——戚墅堰站——
水陆交通的兴盛又伴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崛起 。常州、无锡一带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戚墅堰作为连接锡、常的水陆要冲,首开近代化之先河 。
民国八年,刘瑞金创办燧源电灯厂;民国十一年,张云博、杨翼之创建国内最早的近代工业企业——利明纺织厂;民国十三年,杨延东开办震华制造电器机械总厂 。此后,碾米厂、面粉厂、油厂、铁工厂相继兴办 。其中,最为令人瞩目的是始建于1898年的上海吴淞机厂,于民国25年迁至戚墅堰,占地42公顷,职工1500多人,是常州第一个大型近代化工厂,它后来的名字——中国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更是享誉国内 。

文章插图
——戚墅堰机车厂——
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铁路系统内号称“南北两qi”(齐齐哈尔+戚墅堰),戚机厂不仅是中国铁路六次提速的动力先驱,也是首次翻越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口和首列高铁牵引的动力来源,戚机厂在铁路工业系统达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 。
6000年的文脉,辉煌而灿烂的工商业历史,曾经让戚墅堰给常州带来了无数荣耀 。今天,始建于明代的万安桥依然静静地横卧在京杭大运河北岸,全长600多米的戚墅堰老街虽已不复当年繁华,但其过往的影子早已深深地刻画在戚区人的心中 。
- 中国春节如何庆祝 中国春节的庆祝方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风景 武汉地质大学如何
- 风水宝地图片 白马风水宝地图片
- 中国功夫歌曲原唱演唱会 中国功夫歌曲原唱
- 民居风水学中的水 台地民居风水
- 上海世贸大厦风水局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风水
- 中国风水学墓地风水 北方风水墓地
- 中国护照免签几个国家 中国有护照免签证国家
- 2021年五一自驾去北京限行吗
- 人身上的三处上等风水 人身上的三大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