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展出现场的唐代陆曜(传) 《六逸图卷》
《六逸图》在人物形象的处理上也与众不同 , 作者陆曜长于捕捉人物的表情 , 从人的表情来说 , 表现相对静态的表情是难度最大的 。画哭容易 , 画笑也容易 。画不哭不笑的表情就非常难了 。人在放松状态时的表情是最微妙的 。画中陶潜的专注神情 , 通过画家对眼神的刻画和脸部的几根结构线的不同处理就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 , 画中坐在虎皮上的韩康的神态若有所思又似乎面带微笑 , 内心世界深不可测 。画家通过侧面的描写 , 将这一切呈现在我们面前 。可以说 , 这幅作品完全是中国古代画论中“以形写神论”的具体体现 。
北宋李公麟(传)《 竹林七贤图卷》 以分段白描加题记的形式呈现“竹林七贤”豪迈不羁的风采 , 体现了世人对魏晋“玄学”代表人物的倾慕 。虽为明人托名北宋李公麟作 , 但应临仿出于古本 , 显示出此题材在图式与技法上的经典范式与传承 。
宋人《竹林拨阮图页》 , 事见《晋书·嵇康传》 , 此图选自清宫旧藏《四朝选藻》册 , 旧题为南宋李唐作 。画“竹林七贤”故事中的音乐家、诗人阮咸弹奏间隙与友朋饮酒的场景 。衣纹以“铁线描”及“钉头鼠尾描”为主 , 秀畅细劲 , 笔墨风格类南宋刘松年 。

文章插图
南宋 竹林拨阮图页
南宋李唐《采薇图卷》中 , 所绘为“南宋四大家”之一李唐画“首阳高隐”故事 。伯夷、叔齐在周武王伐纣灭商后 , 留恋故国 , 耻食周禄 , 避居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境)采薇充饥 , 最终饿死 。此故事流传千古 , 成为中国文人忠贞守节和隐逸精神的象征 。
图绘伯夷、叔齐在林泉间席地对语 , 他们粗服草履 , 面容清癯却目光坚毅 。人物面部形象生动 , 线条柔和 , 设色清淡 , 衣纹简劲顿挫 , 灵动概括 。树石用笔粗率苍劲 , 墨汁淋漓 , 风格雄健刚硬 , 衬托出人物桀骜不屈的个性 , 堪称南宋初年人物画杰作 。
如李唐《采薇图》卷所展现的“首阳高隐”故事 。伯夷、叔齐在林泉间席地对语 , 粗服草履 , 面容清癯却目光坚毅 , 象征着中国文人的忠贞守节和隐逸精神 。如戴进《商山四皓图》轴中 , 须眉皓白的老者或围坐弈棋、或采药归来 。石涛《人物故事图》卷 , 描述了石户农、披裘翁等典故 。其中 , 披裘翁所代表的便是隐士道不拾遗、贫贱不移的个性品质 。

文章插图
南宋 李唐 采薇图 绢本设色 27.2×89.6cm
图中描绘二人在林泉间席地对语 , 旁置篮筐、锄头 。他们粗服草履 , 面容清癯却目光坚毅 。人物面部形象生动 , 线条柔和 , 设色清淡 , 衣纹则简劲顿挫 , 灵动概括 。树石则用笔粗率苍劲 , 墨汁淋漓 , 风格雄健刚硬 , 衬托出人物桀骜不屈的个性 , 堪称南宋初年人物画杰作 。图上石壁间作者自署:“河阳李唐画伯夷叔齐” 。引首明李擢公书“首阳高隐” , 幅后有元宋杞 , 明俞允文、项元汴 , 清永瑆、林则徐等九家题跋 。
- 九龙虫怎么养最好 九龙虫怎么养
- 邯郸龙台公墓地址 邯郸九龙山公墓怎么样
- 九龙来朝的的风水 九龙来朝的风水
- 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熊山九龙峰风水
- 华容服务区属于哪个省市 华容最好风水在哪里
- 九龙吸水风水寓意 五龙抢宝风水
- 九龙槐 秦槐风水龙穴
- 五龙捧圣风水 九龙朝圣风水
- 九龙壁石头的风水作用 九龙壁的风水作用
- 狮子滚球的风水宝地出什么人 九龙抢珠风水宝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