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铜罐驿镇英雄湾村 沙坪坝虎溪镇有没有风水祭祀品店( 四 )


明代戴进《商山四皓图轴》中 , “浙派”开派大家戴进画秦末的东园公、甪(音路)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位高士隐居商山(今陕西商洛南山) , 因四人皆年事已高 , 须发皓白 , 故称“四皓” 。后他们接受汉高祖太子礼请 , 入朝助其保全名位 。画史上常以此题表现那些年高隐逸而能俟时而动者 。

九龙坡区铜罐驿镇英雄湾村 沙坪坝虎溪镇有没有风水祭祀品店

文章插图
明 戴进 商山四皓图 绢本设色
明代张翀《聘庞图轴》乃明末南京画家张翀(音冲)所作 , 画刘表礼聘东汉末年名士庞德公遭拒故事 。图中刘表作拱手躬身 , 谦恭下士之态 。躬耕垄亩的庞德公手拄锄头 , 神情淡然地倾听刘表之言 , 妻儿在整理秧苗 。人物形象清俊 , 用笔劲率 , 略有“浙派”遗风 。
明代仇英 《卢仝烹茶图页 》中 , 说明中的“签题为‘高山流水’ , 实误 。”“茅舍内席地而坐 , 以琴、书相伴者乃卢仝 , 厨中老妪煮茶 , 前置茗碗 , 松间老仆汲水而归 。此图延续了宋以来经典图式 , 人物形象更为清秀文雅 , 线描与赋色亦颇具宋人余韵 。”
同时对比展出的还有宋人《卢仝烹茶图卷》 , “卢仝烹茶”事见韩愈《昌黎先生文集》、欧阳修《新唐书》等 。卢仝(音同)自号“玉川子” , 隐居于洛阳 , 与韩愈为知己好友 。卢仝曾作“茶歌” , 论茶道诸事 , 被后人奉为“茶痴” , 与“茶圣”陆羽齐名 。“卢仝烹茶”或“玉川煮茶”是宋以来经典的人物故事画题材 。唐代韩愈《寄卢仝》 诗中有:
玉川先生洛城里 , 破屋数间而已矣 。
一奴长须不裹头 , 一婢赤脚老无齿 。
辛勤奉养十余人 , 上有慈亲下妻子 。
先生结发憎俗徒 , 闭门不出动一纪 。
至今邻僧乞米送 , 仆忝县尹能不耻 。
俸钱供给公私余 , 时致薄少助祭祀 。
劝参留守谒大尹  , 言语才及辄掩耳 。
……
此外 , 第一单元尚有明代谢彬、诸升《竹林七贤图轴》 , 明代张风《渊明嗅菊图轴》 ,  清代费丹旭 《孙登长啸图轴》等 。
晏居幽兴
魏晋以来 , “隐逸”内涵发生了变化 , 上古时期的寄身岩栖、高蹈绝世 , 逐渐为“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观念所替代 。在展览的第二单元“晏居幽兴”中 , 可以看到历代文人或因科举坎坷 , 仕进无门;或因朝政跌宕 , 权利倾轧 , 故而以退为隐 。其中独善其身 , 隐逸终老者有之 , 更多的则是于出、处之间游离、浮沉 。他们建园幽居 , 在城市山林中既能享受诸多生活便利 , 又远离政坛喧嚷 , 通过著书立说、文会雅集、调琴吟月、莳花品茗、鉴古赏画等活动 , 怡悦性情 。由此 , 产生了大量描绘这种高雅、精致生活的作品 , 其中“兰亭修禊”“会昌九老”“西园雅集”等 , 与相关文学作品一起成为绘画史上历久不衰的经典画题 。五代周文矩的《琉璃堂人物图卷 》(旧题 唐 韩滉 文苑图)、北宋李公麟(传) 《龙眠山庄图卷》等名迹 。
五代周文矩的《琉璃堂人物图卷 》(旧题 唐 韩滉 文苑图) 画唐代诗人王昌龄邀请同时期著名诗人在“琉璃堂”雅集故事 。人物形象清隽生动 , 气质高贵 。以独特的“战笔描”勾写衣纹 , 笔法精劲流利 , 赋色轻淡 , 格调冲雅 , 堪称五代人物画之佳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