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一定要明白,孔子师生现在在讨论的,是“六言六蔽”,并且目前是在讨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闻知“井有仁焉”,就“逝”而“陷”的人,就是这种“好仁不好学”的人,所以其所为就是“愚”——落井救人,人救不成,自己也白白牺牲 。
特别特别的注意,标红加粗划重点:这里的“好学”,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爱好学习”,而是“符合学的标准”的意思 。
而君子呢?必是“好仁而好学”之人 。别人可以对他“诳之以理之所有”(可欺也),但不可“昧之以理之所无”(可罔也) 。即,别人可以用合乎情理的理由骗得到他,但不可能用有违常理的理由去蒙骗他 。
何以见得“好学”是“君子”的重要品性?咱看《论语》原文 。
【01学而篇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
(注:这句,本僧作了新断句 。原断句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好学”就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大白话就是:“食,无求,或海味或粗饭,食之亦饱;居,无求,或宫室或烂屋,居之亦安 。勤勉于事而谨慎于言,按有道的要求正言正行 。”
再延伸详细一点就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精神 。
特别注意的是,孔子不是要求咱们自虐式地去挨苦受饿,而是要求“无求”,即不强求 。即做到“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只是要得之以道,则富贵可处;去之无道,则贫贱不去 。
即“食,无求,饱”,不是要求本可山珍海味而虚伪地粗茶淡饭;也不是提倡只能食五谷杂粮而强求珍馐美食 。它要求的是一个字“安”,安于己之所有 。同理可知“居,无求,安” 。
总而言之,“好学”特点之一就是:知足常乐,对事对物“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保持平常心 。
这个“好学”两个字,现代人误读曲解太多,不得不多次重复且详尽地解读,搞得我自己都像叽哩咕噜、啰里啰唆的唐僧了 。熟悉的旋律马上响起:“Only you,Can help me 取西经;Only you,能杀妖精鬼怪……”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 。’其从之也?”就是从“好仁不好学”的愚人角度来提问问题;而孔子以“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则是以“好仁且好学”的君子角度来回答问题 。
这正正说明了“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只有“好学”方可革其蔽除其愚 。宰我之所问,正是由于其学识未够,故有此所问 。
以上,就是为什么宰我以“仁者”相问,而孔子以“君子”相答的原因 。同时也说明,孔子并不是一时抽风而瞎回答,而是极其理智地围绕着讨论的中心论点而展开讨论 。
按现代人的说话方式,咱重复一次孔子的回答:“你傻啊!为什么一定会跳井救人呢?‘好仁且好学’的君子,人家干活做事是经大脑的,你可以骗他到井边去看,但不能坑他跳井 。君子可阴骗,不可明坑 。‘好仁不好学’的人,有时脑子就是不好使,所以一定要治学,提升脑容量 。”
是故,圣人突发抽风否?非也,而是一如既往的拉风!
宰我问之以“好仁不好学”,孔子答之以“好仁且好学”,不断提醒学生为学的重要性,只有为学,方能“好学”,不为学,又如何促使自己的为人处事始终符合学的标准呢 。
- 孟浩然的诗简单 孟浩然的古诗有哪些?
- 怎么挑选新鲜的鱿鱼
- 可可芭蕾为什么叫可可芭蕾 可可芭蕾是什么
- 小孩喝牛奶有什么好处
- 胃蛋白酶原低是什么原因
- 蒲桃叶的作用与功效 蒲桃的功效用法用量
- 男生高冷到爆的签名有哪些
- 瑞风SUVs3哪里产的
- 蕨根粉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 送花的含义是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