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离婚财产纠纷案例及分析 离婚房产纠纷怎么处理( 二 )


案例三
婚前买房婚后得 财产性质不转化
案情介绍
小马和女朋友小陈相恋多年,二人于2010年登记结婚 。小马一直收入殷实,2009年他就在昌平区沙河镇以个人积蓄出资全款购买了一套商品房,房屋因属于期房,签订合同和缴纳购房款项后直到2012年才交房入住并办理产权证 。小陈用自己婚后的积蓄对房屋进行了装修,并购买了家具家电 。2013年双方孩子出生后一直由小马母亲帮忙照顾,后因婆媳矛盾,小陈向法院起诉要求和小马离婚,并要求按照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分割房屋 。小马对离婚和子女抚养问题都没有异议,但坚持认为房屋是自己用婚前个人财产购买,不同意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




《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19条规定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结合《婚姻法》第18条的规定婚前财产属于一方个人财产 。本案中,小马在与小陈登记结婚前已经用自己的婚前财产支付了购买房屋的全部价款,也就是已经完成了房屋买卖合同中己方的全部义务 。虽然该房屋实际交付和办理产权登记发生在结婚后,这只是售房方单方履行义务 。小马婚前支付的购房款只是在婚后发生了形式上的变化,变成了房屋产权而已 。该房屋仍应当为小马的个人财产,不因小马与小陈的结婚而发生转化 。小陈对房屋的装修符合不动产添附的规则,装修费用和家具家电应当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 。故法院判决房屋归小马所有,由小马补偿小陈装修和家具家电费用中属于小陈的部分 。
案例四
民间仪式虽隆重 民政登记方有效
案情介绍
王先生和赵小姐高中时便相识,婚前恋爱多年,感情一直很好 。2010年9月,两人按照家乡风俗宴请亲朋好友举办了隆重的婚礼,由于赵小姐单位特殊,对配偶身份进行了一定时间的政审,二人办理结婚登记已经是2011年6月份了 。在此期间,王先生父母以儿子的名义全款出资在西城区车公庄购买了一套二手学区房,房屋于2011年3月份办下房本,登记权利人只写了王先生一人 。二人结婚后工作繁忙,王先生经常在外地出差,聚少离多,久而久之感情慢慢疏远 。赵小姐于2016年起诉到西城法院,请求判决二人离婚,并认为西城区车公庄的房屋是二人举办结婚仪式后王先生父母赠与给两个人共同生活居住的,应当按照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 。王先生同意离婚,但坚持认为该房屋属于自己父母对自己的个人赠与,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




按照《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2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这里所指的结婚应当做严格解释,我国法律采取的是登记结婚制,就是只有办理具有法律效力的结婚登记后才能认定为双方具有法定夫妻关系 。根据传统习俗举行的婚礼、仪式、订婚均不具备登记的法定效力,不能认定双方产生法定夫妻关系 。王先生父母在二人办婚礼后登记结婚前全款出资为二人购置房屋,虽然也具备用于二人共同生活用途的目的,但产权登记在王先生个人名下 。根据传统习俗和家庭道德,为子女婚前购房的父母很少有明确表达赠与双方还是单方的,司法实践也认识并尊重到这一点,采取了登记推定主义 。即结婚前如果为子女购房的父母将房屋登记在双方名下才可以认定为父母有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意思表示,视为对双方的共同赠与,如果仅登记在己方子女名下则只能认定为对己方子女的个人赠与 。故法院据此最终认定车公庄的房屋属于王先生的个人财产,驳回了赵小姐的诉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