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侵犯财产罪相关条款 侵犯财产罪有哪些类型( 二 )


(三)抢夺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 但未使用暴力或胁迫的行为 。“未使用暴力或胁迫” 是抢夺罪区别于抢劫罪的主要特征 。“公然夺取”是区别抢夺罪和盗窃罪的主要界线 。抢夺公私财物 , 如果数额较大 , 即构成抢夺罪 。情节特别严重的 , 主要指抢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的;抢夺救灾款物、军用物资 , 后果特别严重的等 , 则从重量刑 。
(四)盗窃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秘密窃取”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使财物所有者、保管者发觉的方法 , 暗中窃取其财物 。这是盗窃罪区别于抢劫、抢夺、诈骗等罪的主要特征 。盗窃公私财物 , 如果数额较大 , 即构成盗窃罪;偷窃小量财物的 , 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
数额大小的计算 , 应根据盗窃物的实际价值 , 而不是根据销赃所得 。行为人企图盗窃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 仅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 仍应按盗窃罪(未遂)处理 。盗窃罪的一个严重表现形式是惯窃罪 。惯窃一般是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盗窃次数多 , 数额大 , 并以盗窃为其生活或挥霍的主要来源 。情节特别严重的 , 从重量刑 。“情节特别严重”主要指盗窃数额巨大的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盗窃数额特别巨大的;盗窃金库、珍贵文物、重要军事物资、救灾物资数额巨大的 , 等等 。
(五)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 , 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的特点是用欺骗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觉 , 从而仿佛“自愿地”将财物交给行为人 。这是诈骗罪区别于抢劫、抢夺、盗窃等罪的主要特征 。诈骗公私财物 , 必须数额较大 , 才构成诈骗罪;骗取小量财物 , 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诈骗罪的一个严重表现形式是惯骗罪 。惯骗一般是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诈骗次数多 , 数额大 , 并以诈骗为其生活或挥霍的主要来源 。
诈骗罪同有的民事债务纠纷表面上很近似 , 区别的关键是确定行为人是否具有以欺骗方法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例如向人借钱借物不能如期偿还 , 或受委托代管财物而违约挪用一时不能退还 , 只要行为人不弄虚作假欺骗对方以便侵吞这笔财物 , 就不能定为诈骗;相反 , 以借贷或代购物品为名 , 财物到手后就据为己有 , 毫无归还之意 , 则应以诈骗论罪 。
(六)敲诈勒索罪
对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进行威胁讹诈 , 非法索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威胁讹诈的内容是:如不满足行为人索取财物的要求 , 就将采取对被害人不利的行动 。这个不利的行动 , 或是对被害人或其亲属实施暴力(包括杀害);或毁坏被害人的财产(包括放火烧房屋);或揭发、张扬被害人的隐私;或不让被害人实现某种正当要求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主要区别是:后者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 从而当场取得财物;前者是以将要(即以后)使用暴力或者其他对被害人不利的行动相威胁 , 大多是事后取得财物 。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诈骗罪是用欺骗的方法使被害人信以为真 , 从而仿佛“自愿地”将财物交给行为人;敲诈勒索罪则是通过威胁讹诈也即恐吓要挟的方法 , 使被害人精神上感到恐惧 , 从而被迫交出财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