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距村庄的远近,“自一里至六七十里或二三十余里,而山和水有情,朝拱在内,必结大地,若收十余里秆,亦为大地;收五六里七八里者,为中地;若收—二里者,不过”一山—水人财地耳” 。实际的村落水口大多在离村数百米处,风水书中的“大地”或许是指大村镇和城市而言 。从此可知水口到村中心房舍区的距离长短,还反映出“地气”的大小,据之可决定村落发展达饱和前的规模,即指该地的承载实力,用今天的话说,称它为“环境容量” 。一进入水口,就进入一村的界地,其附近的环境便称为水口环境,除天然山川形态外,大凡几百年以上的村庄都还须建造桥坝楼塔及挖掘池塘等以增加锁钥之气势,名为关镇之物,使得尽量彻底地扼住村庄门户这一关口 。
二、水口的营建
风水认为水即是财富之气,为了留住财气,在选中好的水口位置上,最常见的是以桥为主作“关锁”,辅以亭、堤、塘、树等镇物 。如休宁古林:“……东流出水口桥,建亭其上以扼要冲,而下注方塘,以入大溪为村中一大水口,桥之东有长堤,绵亘里许,上有古松树十株 。”其实,撇开风水的吉凶观,单从建筑学角度看,桥在组织村落的外部入口序列的路线和景观上,都起着良好的作用 。对此,诺伯格·斯卡尔兹也认为;“需要对方向做一个选择的时候,而‘桥’就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路径 。因为它将两个范域连在一起,并还拥有两个方向,所以常处于动态平衡的强烈感觉之中 。……桥梁使得人之占有河流空间成为可能,在这里他同时感觉到外部及内部自由,且被保护在属于同一整体中的两个范域内来回移动 。”
其次,有较高人文层次的地区则以文昌阁、奎星楼、文峰塔、祠堂等高大建筑物为主,辅之以庙、亭、堤、桥、树等 。如考川《仁里明经胡氏支谱》卷首《文昌阁记》:“水口两山对峙,涧水环匝村境……筑堤数十步,栽植卉木,屈曲束水如之字以去,堤起处出入孔道两旁为石板桥度人行,一亭居中翼然,……有阁,高倍之……榜其楣曰文昌阁 。”又如,黟县西递水口有文昌阁、魁星楼、风水塔、观音庙等 。
这些高大建筑物立于水口的营造,与其说出自一种象征意味的目的,还不如说是为了弥补自然环境,使得自然的构图趋于稳定,获得一种千和感 。

文章插图
三、水口的类型
从研究宗谱记载,风水术书所述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徽州传统村落水口模式可归纳为5种基本类型 。
(一) 防卫型
这是一种古老的水口模式,徽州族居村落基本上依赖于封闭型的自给自足农耕经济来满足生存以求发展,故早期在村基的选择不对:厂维持生计的资源如土质肥沃、溪流水量充盈等,以及易于防卫的地貌条件,就成为以环山作为天然屏障的理想村落环境 。在此四周有山环卫,山口狭小,溪流在谷地穿越,流经山口;水口便是村口,水口实际上成了山口的同一地点的不同称渭 。山口便是村口,它是与水口合为一体的地点 。在这种村落的水口,加筑上防卫性建筑,便易守难攻了 。这样一来,防卫型地貌再加上防卫型建筑就构成了防卫型水口 。
(二) 生产型
山区溪流落差较大,为防旱季水量不够用,常在水口设拦水坝以提高水位、控制流失量 。拦水坝的落差水流作为一种能源被利用,在传统村落中置油榨、建水碓,以满足生产、生活之需 。如(民国)吴吉祜撰歙县《丰南志》载有“茶园水舂”一景,休宁双溪流口八景中有“野碓舂云”之景,均系此类水口,被村民赞美而载入宗谱 。《双溪李氏族谱》云:水碓在流口向阳桥右侧的白果树下,并有诗赞曰:“断水何劳掘地成,临流机巧走雷霆,玉粒每看云里捣,寒声偏于月中听 。”
- 看墓地风水小诀窍 风水墓地靠山
- 黑白水墨头像 黑白古风水墨歌
- 法院旁边的房子风水怎么样 去法院有什么风水说法吗
- 好风水的衣服 什么颜色衣服风水好
- 办公室布局中需小心的风水问题
- 风水先生看风水 司马风水先生
- 三僚风水文化研究院 三僚风水文化旅游区旅游
- 风水大门外花池什么形状的好 院里花池土高出地面风水
- 江西风水宝地 江西是个风水宝地
- 鸿业花园小区 千鸿茂绿园小区的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