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起源介绍 冬至的由来是什么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气 。它的由来和历法有直接的关联 。冬至在《尚书·尧典》中称为“日短”,因为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过了冬至后,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来愈长,黑夜愈来愈短 。古人说:“冬至一阳生”,指的就是阴气到冬至时盛极而衰 。相反的,阳气则从此开始萌芽 。
冬至因为容易被测定,所以常被用来作为推算历法中节气的依据 。周代就以冬至所在月为正月,周天子在冬至日举行郊祀的典礼 。到了汉代,冬至成为公定节日,百官皆可放假一天 。民间也有句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之备受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
冬至后,逢壬日开始数九,要过九九八十一天才能寒尽春来 。民间流传着的“数九”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白居易曾有诗云:《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
【冬至起源介绍 冬至的由来是什么】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