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中秋 话说中秋节( 二 )


北宋时期 , 中秋节已经成为普遍的民俗节日 , 并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 , 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 。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 , 贵家结饰台榭 , 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 , 近内延居民 , 深夜逢闻笙芋之声 , 宛如云外 。间里儿童 , 连宵婚戏;夜市骈阗 , 至于通晓” 。
?
到了明清时 , 中秋已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 。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 , 功利性的拜祭、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 , “其祭果饼必圆” , 各家都要设“月光位” , 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 , 人家各置月宫符象 , 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 , 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 , 旦而焚之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 , 其饼必圆 , 分瓜必牙错 , 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 , 是日必返夫家 , 曰团圆节也 。”
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 , 流传至今 , 经久不息 。中秋节时 , 云稀雾少 , 月光皎洁明亮 , 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 ,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发展至今 , 吃月饼已经是我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 。除月饼外 , 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
假期
2008年开始中国大陆将中秋节列为法定节假日 , 如当天与周六周日重合 , 则在下周一补休一天 。
2020年11月25日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1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 , 2021年中秋节9月19日至21日放假调休 , 共3天 。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
风俗习惯
传统活动
【我说中秋 话说中秋节】祭月 ,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 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 , 即拜祭月神 。自古以来 , 在广东部分地区 , 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 。拜月 , 设大香案 , 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 。在月下 , 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 , 红烛高燃 , 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 祈求福佑 。祭月赏月 , 托月追思 , 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 , 从古代延续至今 , 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 , 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
中秋之夜 , 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 。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 , 各家于节前十几天 , 就用竹条扎灯笼 。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 , 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 , 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 , 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 , 挂于家屋高处 , 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 , 高可数丈 , 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 , 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 , 灯笼两个 , 也自取其乐 。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