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 , 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 , 月亮最大最圆最亮 , 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 , 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 , 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 , 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 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
?
所谓“追月” , 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 , 兴犹未尽 , 于是次日的晚上 , 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 , 继续赏月 , 名为“追月” 。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 , 于八月十六夜 , 集亲朋治酒肴赏月 , 谓之追月 。”
在古代 , 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 , 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 , 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 , 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 , 人们都聚集在一起 , 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 , 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 , 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 , 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
月饼 , 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 , 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 ,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 , 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月饼象征着大团圆 , 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 , 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发展至今 , 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 , 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 , 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 , 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 , 仰望着月中丹桂 , 闻着阵阵桂香 , 喝一杯桂花蜜酒 , 欢庆合家甜甜蜜蜜 , 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到了现代 , 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
在广东一些地方 , 中秋节有一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 , 叫“树中秋” 。树亦作竖 , 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 , 所以也叫“竖中秋” 。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 , 横挂在短竿中 , 再竖起于高杆上 , 高举起来 , 彩光闪耀 , 为中秋再添一景 。孩子们多互相比赛 , 看谁竖得高 , 竖得多 , 灯彩最精巧 。入夜 , 满城灯火 , 如繁星点点 , 和天上明月争辉 , 以此庆贺中秋 。
“耍禄仔”是过去中秋节十分流行的儿童游戏 , 以柚子壳刻通花 , 中可悬灯 , 儿童提着成群结队游乐 , 或提着各种动物、瓜果形状的灯色 , 沿街踏歌而行 , 一边唱着“耍禄歌”:“耍禄仔 , 耍禄儿 , 点明灯 。识斯文者重斯文 , 天下读书为第一 , 莫谓文章无用处 , 古云一字值千金 , 自有书中出贵人……”儿童们在尽情游乐之后散去 , 各自回家吃月饼果品之类 。
古时在广东 , 中秋临近时 , 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 , 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 。此外 , 还有很多小朋友会用水果皮扎灯笼 。另外 , 还有木瓜灯、香蕉灯等 , 最简便的是“柚皮灯” , 几乎家家户户的小孩都能做 。扎好的灯笼除了用来“树中秋” , 更有情侣提着灯笼依偎赏月 。
- 祛痘洗面奶推荐 祛痘洗面奶有用吗
- 话说男人田宅宫饱满是怎么一种体验
- 中秋节的诗歌10首 中秋节的诗歌有哪些
- 话说尖射煞的风水有何化解方法
- 关于风水轮流转的说说 风水轮流转怎么转
- 中秋广告促销语经典 中秋促销广告语
- 甜蜜情话说说 甜腻的情话说说大全
- 中秋节手抄报画法 中秋节手抄报图画大全
- 中秋节祝福语10个字左右 中秋祝福语句
- 话说命运线止于感情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