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景点介绍 武陵梵净山风水好吗( 四 )



梵净山景点介绍 武陵梵净山风水好吗

文章插图
世界最大弥勒金佛供奉梵净山《印江县志》云:“西岩寺……宋时建 。”《思南府志》云:“西岩寺,在(印江)县西五里,宋时建 。”《贵州名胜古迹概说》云:“西岩有寺,宋迹也 。”西岩寺建于北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三年(965年),历代多次重修,后毁于“文革”,是贵州境内一座有一千年历史的著名古寺,实为梵净山佛教的祖庭 。
佛教兴起
明初,明朝政府在梵净山地区开采朱砂与金矿,派有官员督办 。由于梵净山风光神奇,佛教于是兴盛起来,成为僧众向往的“梵天净土”,故正式得名“梵净山”,民间则称“大佛山” 。明初在梵净山重修西岩寺外,还修建了天马寺等寺庙 。明永乐11年(1413),思南土司、思州土司为争夺朱砂发生战争,明政府改土归流,在梵净山环山地区设立思南、铜仁、松桃、石阡四府 。同年,贵州行省正式成立 。
到两百年后的明万历年间,梵净山因“有古佛道场”而被称为“古迹名山” 。贵州巡抚郭子章(今江西省人)撰《黔记》(1608)载梵净山云:“贵州山以梵净山为第一,可比天台 。”明末浙江诗人谢国梗抗清失败后,隐居梵净山,便自号“天台逸人” 。
梵净山敕赐碑
《敕赐碑》全称《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碑》,为明朝万历帝赐封建立,位于梵净山老金顶下,碑高2.9米,碑心高1.85米,宽1.51米,碑额竖刻"敕赐”两个大字,左右饰以腾龙拱护纹,上罩彩云 。碑文悉为楷书,计1349字,其中序文838字,附文516字 。其碑序文,骈丽优美,为梵净山的千古绝唱 。
太监王 。国子监林,礼部尚书张,户部郎中李,钦差巡抚贵州重门张、×、巡按监察御史杨,钦差总镇都督×、×,贵州布政司谢,钦差出巡抚苗道×、刘,铜仁府知府陈、陈,推官张,思州府知府赵,石阡府知府鲁,思南府知府舒、张,坐营司周,钦差平头守备刘,印江守备赵,印江知县郑,铜仁知县丘 。应天府居士朱,同录陈氏男,孟林江氏 。
乡官:任、周、罗、田、杨 。
朗溪司任、田,提溪司杨、张,乌罗司杨,平头司田,省溪司杨 。
赐进士乡官:喻、肖、徐,举人:田、鲁、姚、杨、陈,
生员:周一登,钱正阳,
九皇洞、九皇殿、三清殿、圆通殿、弥勒殿、释迦殿、通明殿 法徒:真清、圆容、圆真、圆普,圆洪、圆显、圆贤、圆冰、圆名、圆清、圆圣、圆 、圆庭、圆惠、圆观、圆霞、圆满、圆德、圆坤、圆宗、圆善、如清、如会、真祥、圆登、海源、明通、明然、明登、性海 。
化主:圆通、海聪、圆盟、法空、圆成、明进 。大明万历戊午岁仲春吉旦
诸天烛:一藏
金刚尊经:一藏
各方们道、各府官长、各司土官、各洞里老、平民人等:一切诸人,起尽不善,坏吾此山,领受此愿,犯者即还 。
承恩寺常住田米二担,地田杨用胜己、杨胜杖 。

梵净山景点介绍 武陵梵净山风水好吗

文章插图
梵净山天庆寺
朝天寺常住田七斗
天林寺常住田八斗
天池寺
东南至平、省司
东至乌罗司为界
西至提溪司为界
北至朗溪司为界
信善:文理通,刘可富
头目:杨光国,王界臣、王海云,平头把总谭,界牌把总刘,忠进把总王,凯文把总田,滑石把总吴 。
石匠:僧真香、胡贵
注:《敕赐碑》位于梵净山老金顶山脚,边上建有"蘑菇石旅游接待站",此处海拔2270米 。

天桥架于金刀峡之上的石拱桥,凌空千尺,极为壮观,桥面宽1.86米,长5.41米,拱跨5米,始建年代应当与释迦、弥勒殿同 。二天桥在金顶腰,高3.9米,宽3米,雍正九年(1731)曾加修理 。这两座桥迄今保存完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