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要点主要有哪些?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要点包括:幼虾培育技术、商品虾饲养技术等,具体的可以看下的详细介绍 。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要点主要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一、幼虾培育技术
1.培育条件
(1)培育池 以水泥池为宜,面积50~100米2,水深70~80厘米,水源充足,排灌设施齐备,池底排水端设一收虾槽 。也可采用幼体培育池进行高密度强化培育 。还可在养虾池塘中架设网箱培育 。
(2)培育用水 可引自江河、水库、池塘或井水等清新水质,宜沉淀过滤后入池,防止敌害生物侵入 。
2.放养密度
室外水泥池每平方米放养淡化虾苗约300尾,若有流水和增氧设施,可加大放养密度 。用室内幼体培育池强化培育,每立方米放养淡化虾苗4000~5000尾 。池塘网箱培育,每立方米放养淡化虾苗约3000尾 。
3.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 视水质变化情况,不定期更换池水,使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 。利用室内幼体培育池强化培育,则保持经常性充气增氧,经常去除污物残饵,防止水质恶化 。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要点主要有哪些?】(2)投饵 花生饼、豆饼、豆渣、麦麸、鱼粉、鱼肉、蛋品等均是幼虾适口饵料,而以小型配合颗粒饵料为好,日喂三次,投喂量占总体重15%~20% 。在幼体培育池中强化培育和网箱培育,则以投喂鱼肉、蛋品等高蛋白饲料为宜 。
(3)设置隐蔽物 水池内设置瓦片、砖块、竹枝、挂网等供栖息隐蔽 。室外水泥池可在池的一端架设竹笪遮荫或放养水浮莲等,以避免阳光曝晒,躲避敌害 。
(4)病害防治 放养前对水池进行清洗和药物消毒;放养期间可用漂白粉(1毫克/升)或三氯异氰尿酸(0.3毫克/升)进行池水消毒,可防治细菌性疾病 。
(5)防逃设施 进出水口做好防逃设施,也可防止敌害生物入池 。
4.出池幼虾质量要求
淡化后虾苗(体长0.6~0.7厘米)经15~20天培育体长达到1.5厘米以上,成活率在80%以上 。
二、商品虾饲养技术
1.池塘条件
(1)面积和水深 面积2~10亩,水深1.2~1.5米。
(2)塘堤和底质 塘堤坚固,防漏性能好 。塘底平坦,少留淤泥,以沙质土为好,并以新开挖池塘较适宜 。
(3)水源和水质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
(4)隐蔽物 池内设置必要的隐蔽物,如种植水生植物或挂网、投放树枝等 。
(5)清塘消毒 放养前,采用生石灰或生石灰与茶麸混合清塘,清除野杂鱼类和病原敌害,并使池水呈微碱性,利于虾生长和饵料生物生长繁殖 。
2.虾鱼混养
(1)虾苗放养 每亩放养体长1.5厘米以上幼虾1.0万~1.2万尾,规格一致,一次放足 。
(2)混养鱼类 每亩混养体长16厘米以上大规格鲢、鳙鱼种100~150尾,一次放足 。
3.饲养管理
(1)投饵和施肥 a.投饵:投喂配合颗粒饵料,也可投喂其它植物和动物性饲料 。日投量占虾总体重15%~20%,依虾体重增长而逐步递减 。日投饵2~3 次,均匀撒放于离岸1~2米处,全塘均匀投放 。b.施肥:虾苗下塘前施放基肥,培育水质,亩放发酵有机肥50~100公斤,虾鱼放养后视水质变化情况,每月投放50公斤左右,以促进浮游生物持续生长繁殖,增加天然饵料 。
(2)水质管理 定期进行池水理化因子测定,及时冲注新水或机械增氧,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pH值为7~8.5 。虾苗放养时,水温应在25℃ 以上 。
(3)虾体测量 每半月进行一次抽样检查虾生长情况,测量其全长、体长和体重,掌握其生长情况,决定投饵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