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源风水 祖源风水谁的最好




征生系以1950年版无锡《吴氏大统宗谱》为范本、重道系以江西南丰吴氏宗谱为范本,而夫差系则以江西会昌的吴氏宗谱为范本等等 。因世系不一,又互有异同 。出现了同名同人、同名异人、各系俱载其名的情况 。应该怎样去加以区分,去理清、理顺,以期达到世系正确定位 。归属落实,是修撰吴工作量最为繁重,相当复杂,又费时最多,困难最大的 。今将其中已弄明的部分,述其概要,举例说明 。
(一)各主干世系:都有其名的世系归属问题 。吴芮是汉初长沙王,吴汉是东汉中兴功臣大司马广平侯 。名 人效应非常显著 。所以,不论季札的征生系、重道系和夫差系,俱谱载其两人之名,都声称是归属本支世系的人,长期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吴芮和吴汉只可能归属一个世系,不可能各支世系共有 。所以,必须要有充分理由,可靠的依据,才可作出令人信服的世系归属 。通过专题研究,今终于从吴郡太守麋豹为吴如胜撰谱序中,找出了世系归属的依据 。麋豹撰序于公元154年,吴芮卒于公元前202年,两者相距356年,吴汉卒于公元44年 。当吴汉叱咤风云之时,离麋豹实际生年约60年 。麋豹在谱序上写道:“余按谱牒,由泰伯、仲雍四传而周章,受封显姓,以吴承姬 。15传而季札,复以逊国封于延陵,自后为王、为公、为侯、为相、为将帅、为郡牧者不啻数百人 。” 许多专家包括吴氏贤一致认为,今吴姓为王者唯吴芮一人 。吴如胜所纂谱系,吴汉归属于季札征生系 。麋豹是据吴如胜世谱而撰序 。吴汉是吴如胜曾祖,年代相距不会过久,有较高可信度 。历史考证是以出现最早史料就最接近于当代实际 。今在没有比麋豹序更早材料出现前,应该根据麋豹的史料为准,这是对吴芮、吴汉世系正确归属的有力依据 。由于吴芮、吴汉世系归属的确认,也为少微系、良材系、嘉公系等一大批吴氏宗谱,原来归属于以夫差作为本系的祖源,相应得到了纠正 。其实,原来很大一批谱系所载少微、良材、嘉公等谱,编的还是双重世系混合谱 。、良材、嘉公等谱,编的还是双重世系混合谱 。头是夫差系,身是季札征生系 。这样的谱系模式,涉及皖、鄂、赣、豫、鲁、冀、苏北大片地区 。见多不怪,约定成俗,既成了惯例,也就发现不了问题 。只有在世系的理清、理顺谱系专题历史研究考证分析下,才可发现世系在祖源上误接的问题,才会得到澄清和纠正 。
(二)以正史为据,谱系为辅的原则,理清理顺世系 。唐代吴翥和吴畦之间的世序关系,是3世呢,还是5世的问题,已争论了几百年,仍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关键是吴翥的生年没能确定,上下相差60年 。为考证这个问题,从吴翥生平是否有功名、当过官、和柳宗元是什么关系?是为了什么原因“屡征不起”的?以正史为据,谱系为辅进行考证研究,再从“赐”和“谥”两个字的不同定义上推理分析,来确定吴翥在唐大中年间还在人世 。从而对吴翥生年的准确定位,有了可信依据 。为吴畦、这几支世系理清、理顺、合编一致具备了条件 。(吴翥生年研究,详见吴文化研究论文集) 。吴宣是五代时从四川阆中入迁江西临川,再迁南丰的始祖,是江南一大望族 。他在吴氏宗谱上,不论是征生系、重道系或夫差系,都有吴宣世系的记载 。它显示的特点是从吴宣往上六世到吴兢,每代的祖名在各系中都相同,而且,吴兢的官职和称号也是记载相同的 。所区别不同的,就是吴兢的世序,有夫差系的62世,重道系的63世,征生系的65世 。再从吴兢往上推,各个世系的先祖之名就互不相同了 。而在唐代初,同名的吴兢有5个 。著名史学家吴兢,只可能一个人 。其余的吴兢,可以看作为相互攀附的结果 。所以要确定吴宣祖源的归属,必定先要查清不同吴兢的身世,并作一番考证研究,才可作出正确结论 。今根据唐代“林宝”所著《元和姓纂》一书记载,吴兢系吴祐之后,吴兢的官职与正史记载同 。祐之父恢,祐之子凤,都是正史上有记载的人物 。而夫差系中虽有祐,但其父及其子之名都不同 。征生系中的吴兢,其父是吴世伟,唐太宗驸马 。此吴兢是吴氏宗谱第三次纂修者 。所以,只有重道系的吴兢,才是真正史学家,即泰伯63世孙吴兢 。因此,吴宣的世系,应该归属于重道系下,即泰伯69世孙无疑 。如果说,吴宣误接于夫差系下,那么,吴宣就是泰伯68世孙 。若吴宣错接在征生系下,那么,吴宣就是泰伯71世孙 。这就是吴宣世序在吴氏宗谱上,不是同一系统的谱,就有不同世序记载的主要原因 。(详细记载请参见“吴兢世系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