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上广网络约车叫来外地车的例子应该是比较普遍的 。近日,据相关采访人员报道,目前网约车平台并没有限制外地车辆在各自的平台上注册,而随着今年北京市推出的外地车辆进京只需在网上就可以办理进京证这一便民措施的出台,外地牌照车进京更加方便;而在上海,对外地车的限制一般就是不能上高架;在广州,则对外地小车在广州市行驶没有任何相关限制 。
市场的驱动力是无限的,如果不加指引或是规范的话 。在滴滴与优步最初的发展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不可避免,网约车平台不可能去限制注册车辆是否本地牌照车辆,再说那样不仅有违车辆的自由流动权、人们的自由迁徙权,更可能是违背了互联网自由、共享的精神 。网约车平台本身就是一种共享经济的典范 。

文章插图
【外地牌照“网约车”难题待解】但是,随着大量外地车进入这些超大城市,人们不再仅仅感受到网约车的便利与优惠(滴滴并购优步中国后是否继续优惠待观察),也同时有了一些不好的体验,比如与外地车司机的纠纷(拒载、耽误时间等、司机不认路),也包括整个城市的拥堵程度加重 。据报道,在相关媒体的民调中显示,有超过56.3%的网友对叫到外地车表示介意 。甚至一些民众又转回到乘出租车出行的做法,因为出租车司机比较专业,人们出行除了价格,还要考虑时间成本和安全性 。
坦白说,这里面的悖论目前暂时无解 。一方面,北上广等这样的超大城市、大城市,中等收入阶层一般不大可能去开网约车谋生,收入较低的人群对网约车的营生比较感兴趣,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又是现实的:即使买得起经济型小车,但也一般难以挂到牌,几大城市都实行限牌制,广州相对容易些,北京上海比较难,因此一些人选择在附近省市上牌,这部分外地车的车主其实很多都是本市人 。本市人在外地上牌的普遍性有多高?以上海为例,前几年人们可能选择杭州与南京,但现在彼地也贵了起来,一些人则开始去山东上牌 。那么,如果完全限制外地车的网约车运营,那么不仅减少了出行车供给,也可能会影响当地就业 。在实行限牌制的城市里,这个悖论似乎暂时无解 。
国务院7月底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交通部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市场称之为“网约车新政” 。这个备受关注的“新政”被看做是对网约车合法化的肯定,合法也就意味着要接受规则与管理,那么参照出租车去管理的话显然异地是不可能运营的 。可以预见,在11月实施“新政”之后,外地车网约车的运营必然会受到影响 。显然,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除了出行,还有就业 。如果一限了之,那么之前需要考虑到的是,是否会有更多的市场不规范现象,比如注册此车号而实际用另一车牌号,现实中网约车车牌号货不对板的现象也不少 。政策出台需要未雨绸缪 。
作为滴滴等网约车平台来说,其实可以借此机会提升网约车的服务水平,以稍微高的注册门槛为消费者筛选出较为合格(熟悉路、评价高、服务好)的车辆,在初期为了扩展而进行粗放式经营之后,之后需要深耕服务与安全 。
- 阿里妈妈“智无线”平台启动
- 阿里巴巴 医疗 想做医疗版阿里巴巴
- 天才与疯子书 “章三疯”的天才世界
- 蚂蚁花呗能提额吗 蚂蚁花呗推百亿提额
- 有雪的沙漠 沙漠变“雪海”
- 刘强东被抓图片 刘强东捅破“窗户纸”
- 微信理财通四大基金收益率全面破“五”
- 阿里打假特战队再撒“英雄帖”
- 社交电商如何用好“网红”思维
- 大学生“被实习”分拣快递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