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让中国制造变得更有文化了

近期,阿里巴巴和地方政府合作的“中国质造”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莆田好鞋成为模式进入实质性推广阶段 。该模式归结起来就是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背书,质检部门出质量标准,当地龙头企业出来站台,阿里平台给优质资源对县域自主品牌进行倾斜 。该模式后期还将复制至多个地方区域多个行业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虽然是一字之差,但已经透析除我们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变化 。这也就是为什么阿里拿出这么大的资源来改变中国制造 。
然而,人们会发现,从上世纪末“温州皮鞋”的质量事件爆发以来,中国产品一直在变 。那么,效果如何呢?最近有一件事,让我们发现了它的效果 。

该让中国制造变得更有文化了

文章插图
这就是前不久的“疯狂的日本马桶盖”事件,在媒体对该事件的深度挖掘以后,一个“中国杭州制造—日本人销售—中国人疯抢”的销售链条清晰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大家突然发现原来中国制造的马桶盖很值钱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至少在“中国制造=廉价+劣质”的本质问题上,有了一个转变 。就像那句生活中经典的提示语:“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中国制造走了一步,质量问题转变了一大步 。
所以,从阿里此次的“中国质造”计划来看,阿里还是有很大信心的,且对目前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有很深的了解以及剖析 。而地方政府的强力出击站台,也说明了这一点 。
缺好品质还是缺好品牌?
话已至此,不难看出,一个好平台、一届好政府、一家好企业,似乎中国商品的问题解决了,中国新产品质量体系就此构建 。
可细细品来,好像还缺些什么?是的 。说到底,缺的就是品牌,换句话说,就是质量好了,还缺点文化 。远的不说,还是回到“马桶盖”事件,马桶盖是中国制造,但上面打的日本的品牌标示,在国人为日本马桶盖疯狂的背后,其实除了质量原因外,更多的是对品牌的信任 。
就像生活中一个老掉牙的笑话:“两条杠的是秋裤,三条杠的是阿迪运动裤 。”虽然都是裤子,但前者只能被深深夹在内裤与外裤之间,而后者可以穿在所有裤子外面向人炫耀 。这就是一种对品牌的信任与认同 。
我们重新说回阿里此次“中国质造计划”,的确,阿里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作为一个电商平台,做这样的项目,说明了他的责任感与对信息的敏锐感 。但从质量入手,政府背书的内容上来看,阿里多少也是出于无奈 。
产品质量,是一个好品牌的必要条件 。这想必大家都知道,而将一个必要条件推到前台,成为核心 。有多少人能真正从中明白其中的道理 。
据了解,此次阿里合作的莆田,其区域内拥有多家运动鞋制造企业,其中不乏优秀企业 。有的质量远超国际知名品牌,有的已经可以给国际知名品牌做到从款式设计到产品制造的一条龙服务 。但这又如何呢?
我们知道阿迪是德国的、耐克是美国的、松下是日本的 。那什么是莆田的呢?消费者只会知道我穿的是什么品牌的!
在电商平台给了流量支持和最大的营销效果,可以解决企业一时的销售问题 。但聚焦之后如何打造品牌还是一个繁琐艰巨的任务,不能光依靠一个电商平台、一家企业,后续的政府支持也好、企业也好,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的提升自我造血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
国内著名学者王缉慈,一生专注于产业集群和区域发展研究,她曾这样评价东莞鞋业:“在进入全球价值链之初,在买主对所需特定商品的严格要求下,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工艺技术都会有明显的提高,尽管处在价值链低端,加工费低廉,仍然可以获得快速发展 。但如果停留在这个阶段上,则有相当大的危险,其功能升级是相当困难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