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势力加速进攻美容整形行业( 二 )


另一方面,通过确定产品模式,新氧的用户画像也呼之欲出 。一线城市年龄在22岁-30岁之间,中等收入甚至中低收入的年轻女性成为新氧最主流的用户群 。她们有强烈的爱美动机,但也追求性价比;她们可能是小米手机的用户,在决定整形之前会花很多时间在网上做功课,看别人的分享和评价,做分析比较;但一旦第一次做了微整形之后,她们的心理门槛便被突破,很可能会再次尝试 。
“打了玻尿酸之后,再试一下瘦脸针;尝试了美白针之后,可能再体验下激光美肤 。为什么整形会上瘾?因为当你尝试了之后,你会发现没那么可怕 。”金星刚刚在新氧平台上花了5万元给自己做植发手术,他说3000多根的新发让他感觉更自信,最大的感受是后悔为什么没早点去做 。
据新氧过去一年的数据统计,每个用户平均一年下单5.8次,平均客单价约3000元 。为了提高复购率,新氧重社区运营、内容营销和娱乐营销,鼓励用户分享“整形日记”,制作视频栏目“明星整形教室”,希望将整形的知识给用户讲透,同时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点去推送不一样的项目 。
“冬天大家可能会喜欢去做一些譬如吸脂的恢复项目,因为做完之后可能要穿束身衣、束身裤,冬天比较适合 。快进入夏天做激光脱毛,夏天过后做美白,秋天做补水,五一、十一前去折腾一些比较大的项目……整形有不同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南方的消费者和北方的消费者也不一样,产品运营必须把握住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金星说 。
通过构建医美O2O模型,新氧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消费者在医美过程中信息不透明、不对称问题,因此短短两年新氧App已积累了1000万活跃用户,入驻5000家整形医院和近万名整形医生,月度交易流水超2亿元 。
在盈利模式上,新氧以电商平台服务费以及广告收费为主,其中佣金比例在3%上下 。
为了寻求新的营收点,获得融资后新氧启动了“云诊所”模式,计划通过共享经济模式,把一些中小型诊所的闲置时间和设备整合起来,进行标准化统一管理,开放给新氧平台上的众多公立医生,从而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解决医生多点执业的场地问题 。
“在新氧平台上主流医院还是中小型的诊所,不会有一家叫新氧云诊所的机构去跟目前平台上的诊所去竞争,消费者看到的还是一个一个的医生,只不过这些医生原来可能是在公立医院给你去做治疗,他现在可以借助新氧云诊所平台去给你提供治疗 。”金星把“云诊所”这种相当于“托管”的模式巧妙地比喻为“孵化器” 。
目前新氧在建的云诊所有三家,金星计划在未来3年之内在全国合作建设200家云诊所,每一家诊所面积规划是300平方米-500平方米,服务上千名整形医生 。云诊所的订单收入70%将分配给医生,10%将归属诊所,另外的20%将作为新氧的运营费用和利润 。
在过去两三年,市场上出现了近30家医美APP和医美网站,竞争相当激烈 。但金星却认为,未来医美O2O领域的马太效应将愈加明显,新的或实力偏弱的医美APP将很难获取用户和优质医美机构资源,垂直领域“赢者通吃”的法则在医美领域也不例外 。
C轮融资后,新氧跻身互联网医疗领域估值最高的公司行列 。金星将新氧在整个医美行业中的角色定位为连接器,连接消费者、医美机构、医生、保险和金融机构、药品设备厂商,并将从一线城市进军二三线城市 。
“不同于春雨、丁香园、挂号网等全科互联网医疗平台,新氧深度专注在医美领域,用户更聚焦,行业痛点更明确,更容易形成产业链闭环 。”金星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