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社会三大逻辑
工业社会的三大逻辑,就是通过“组织化”协作产生效能,“产品化”规模产生效能,“中心化”传播产生效能 。
第一:“组织化”协作产生效能
农耕文明是没有大规模组织协作的,大家自己耕田自己织布,通过村镇宗祠连接在一起 。古代战争,常常是几千人的战场,一方一触即溃,很多斩首和伤亡,都是通过追击中的屠杀获得的 。直到近代化战争,才出现一方正面伤亡70%仍不崩溃的现象,这就是组织化带来的变化 。工业社会以后,就有了上班这件事 。从国家领导人到一般蓝领工人,都要上班,上班就意味着组织化,意味着高度的分工协作,从此人类的财富开始喷发,当年改革开放的时候有一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其实这句话就不科学,鸡叫是天亮的原因么?是因为天亮鸡才叫;科学技术是分工协作之后的结果,而非原因 。
工业社会三大逻辑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之间通过什么关系连接,如何协作,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样态是什么 。基本样态发生变化,其他也会发生变化 。指挥协作、创造协作样式的人创造了财富,因此企业家应该获得奖励 。互联网对公司组织的冲击,是在组织体系内部 。大家逐渐发现90后员工不太好管了,KPI、打卡上班逐渐成为笑话 。董明珠规定手机不能带进办公室,因为她发现所有员工都在公司发工资的时间用手机上网,看微信,上淘宝,打游戏 。但是,没有人用手机的公司有未来么?马克思曾经说过,到了共产主义是没有分工,没有组织的 。他在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说过,“共产主义社会未来是早上打鱼,中午狩猎,晚上讨论哲学 。”人是没有分工的,到了共产主义,小到婚姻关系,大到国家,所有的组织形态都将解体消失 。按照共产主义学说,工人是没有国家概念的,绝对不会出现抵制日货的现象 。马克思口中的共产主义,在今天已经逐步实现 。我们身边混得越好的人物,越说不清自己是干什么的 。乱拳打死老师傅,每个行业原来历尽艰辛爬到金字塔尖的精英,现在都面临被外行颠覆的可能 。现在各行各业的老二、老三很难受,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一直在追赶、在学习的行业老大也很难受,追上他又怎么样呢?他们都在问自己一个全中国保安最爱问的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雕爷牛腩,黄太吉煎饼,这些在餐饮行业掀起轩然大波的人,都不是原来行业内的人 。未来是属于外行的 。
我们现在一天都在手机里活着,以秒为单位切换着我们的身份,像在开着无穷无尽的会 。我们在这个群里潜水,在那个群里活跃,这在个群里主导,在那个群里打酱油 。工业时代强加给大家的确定身份没有了 。我们的身体被手机剁的跟肉末一样 。我们不看书了,我们甚至长点的文章都看不进了 。现在能够在手机上传播的文学作品只剩下了黄段子,因为它短,因为它刺激 。开会的时候,70后坐在领导边上,80后离领导远一点,90后则因为领导不坐在他边上会生气;90后甚至都不认可90后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人与人都是不一样的 。60、70后员工因为成长的时代,有很大的奴性,对未来充满恐惧,但90后员工,兜里只剩下200块钱都敢辞职 。当用钱搞不定人的时候,老板基本就没有招了 。公司能干的人纷纷出走,因为市场会给他各种各样的奖励,腾讯如果不能用足够的股份拉住张小龙,让他觉得出去创业也不过如此,也是留不住这样的精英的 。互联网会让未来组织解体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
第二“产品化”规模产生效能
产品化就是物化,把人类丰富的情感、物质需求,变成单一的物,在拼命大规模复制 。物质时代表达情感的方式很苍白,不通过物的形式,情感很难表达 。比如给老婆买个包,买个钻戒 。产品化的逻辑是,假设消费者全部是理性的,他们需要东西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便宜,但工业时代的逻辑给自己挖了一个坟墓,现在已经进入了丰裕社会,产品同质化,丰富化,人类只剩下一个器官无法得到满足,就是自己的大脑 。消费者越来越在意产品能给她带来的体验感,能否“嘚瑟”,我的合伙人吴声老师换了一台iphone6,吴声老师真的需要一台iphone6么?他就是为了气我,他也达到了目的,我就很羡慕 。
- 美丽说现在怎么样了 美丽说如何转型
- 人人都在说的消费升级风口
- 阿里云 云峰会 阿里举办互联网+峰会
- 互联网金融口号 互联网金融宣传标语
- 五招教你如何把握农村电商机遇
- 邮政物流转型要搭跨境电商“快车”
- 如何在内容营销时代“克敌制胜”
- 互联网云技术科技公司口号
- 网约车竞争中的“囚徒困境”
- 互联网思下的赢销之道解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