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的商业模式 虎扑的商业化之路探索

虎扑的成长不仅是一个垂直网站白手起家的励志故事,更让人看到了它用互联网颠覆整个线下体育产业的雄心和力量 。关于虎扑的故事初看起来就是一场垂直网站领域里小清新的逆袭 。
如果说,雅典奥运的时候还是门户网站之间比拼报道资源的竞赛,北京奥运就变成了搜狐新浪依靠资本抢夺赞助权的战争,直到伦敦奥运会人类第一次赢来了掌上奥运,APP开始作为入口独领风骚,但是在这些体育行业风起云涌的传播战背后,虎扑一直是一个抢不到什么镜头的小角色,如同一个自娱自乐的小清新,默默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却意外地开始成为体育网站中不可小觑的一股新势力 。
从2012年年初开始,向来低调的虎扑开始一反常态地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 。最具轰动效应的一次 亮相无疑是2012年8月24日西班牙超级杯首回合巴萨罗那主场迎战死敌皇马的比赛 。比赛过程中,场边广告牌上“虎扑体育网”5个醒目的中文大字让不少球迷心猿意马 。

虎扑的商业模式 虎扑的商业化之路探索

文章插图
而就在这次亮相两个月前,虎扑刚刚宣布完成4000万元的B轮融资,并计划3年内在创业板上市 。其实,就连创始人程杭自己也没有想到,hoopCHINA这个当年的玩票之作,居然会在9年时间内生根发芽,逐步长成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体育门户 。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虎扑目前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1600万,日均PV达到1亿,UV超过400万 。
白手起家
不去追什么炙手可热的互联网概念,也没有风投的追捧,当年虎扑的成立是一场没有什么野心的白手起家,不过,它却真的赶上了好时候 。
2003年,正在芝加哥念书的24岁留学生程杭开始筹划篮球论坛hoopCHINA,也就是虎扑的前身 。此前一年,23岁的姚明被休斯顿火箭队选中,成为第2位登陆NBA的中国球员,篮球运动在国内的新一轮热潮也就此掀起 。民众的热情已被点燃,但是当时国内的篮球资讯还相当匮乏 。如今国内的篮球第一大报《篮球先锋报》要在hoopCHINA上线一年后才正式创刊 。
2004年1月1日,hoopCHINA正式对外开放,当天有7个人访问了这个只有2个板块的论坛 。这7个人姓甚名谁如今已无法考证,但是虎扑最幸运的是它站在了那几年篮球热的潮头——几乎任何垂直网站的爆发都离不开产业大环境的推动,借助那些年NBA在中国的火爆,这个简陋的篮球论坛在之后2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篮球迷群体的线上“圣地” 。
回头来看,hoopCHINA最初的成功首先是利用了中美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与当时大部分的国内媒体相比,身在芝加哥这座因乔丹而闻名的城市,程杭能够接触到更多第一手的NBA资讯 。
hoopCHINA上面最早的内容就是程杭翻译撰写的NBA每日新闻摘要,回顾当天的比赛亮点以及各类场外消息 。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程杭几乎每天都会拿出23个小时编译那些国外媒体报道但被国内媒体遗漏的内容 。在那个资讯还不那么发达的时代,这些信息对于国内球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
随着一些资深球迷的加入,网站的内容开始日趋多元化,球员点评、技术分析、历史故事,依靠这些优质的内容,hoopCHINA很快在篮球迷群体中建立起了极高的口碑,这也为它带来了丰富的人脉资源,使hoopCHINA做到了许多传统媒体做不到的事情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6年前对滞美的王治郅回国的报道 。
2006年2月27日,有用户在论坛上爆料已经滞美5年的王治郅即将回国,而直到3周之后,各大门户才对此有所报道 。确认消息的准确性后,虎扑立刻发起了欢迎王治郅回国的支持活动 。当年的4月12日,王治郅回国,一天之后,他就亲自在虎扑上发帖向球迷和网友表示感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