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中的象是什么意思 意象风水书籍


郴州古城为历代郡、州、路、府治所,沿用两千多年而不废,实属罕见 。其主要原因是郴城城市规划选址科学,布局合理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规划师就是风水师,城市建设就是风水理论的实践 。那么郴州古城建设及发展到底蕴含了多少风水思想和风水意象呢?

风水中的象是什么意思 意象风水书籍

文章插图

一、郴州古城的风水思想
风水别名堪舆 。唐代颜师古引东汉许慎言注《汉书·艺文志》云:“堪,天道;輿,地道”,堪輿之义,就是天地之道,即有观天时、查地利之意 。风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流派很多,但大致分为形势宗和理气宗两大流派 。理气宗择时辨方,依阴阳五行生克言吉凶祸福;形势宗谈形论势,依地理聚气藏风论吉凶祸福 。形势宗是古代城市规划的主流思想,班固《汉书·艺文志》谓之:“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之形” 。由此可见,形势风水学是指导古代人们选择居住环境的一门高深学问 。这种古老的学说以其市俗化深植古代社会各个层面,良莠不齐,尤其是在民间传承流行的,充溢着不少迷信色彩,但风水理论尤其是形势风水学实际具有我国古代哲学、美学、地理、景观等诸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即使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来衡量,它仍具生命力,有一定的美学和科学价值 。
古今中外城市选址首推地理形势,风水典籍《阳宅十书》开篇即说:“人之居处,宜以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 。”郴州,在唐朝大文豪韩愈眼中,“衡之南八九百里,地益高,山益峻,水清而益驶 。其最高而横绝南北者,岭 。郴之为州 , 在岭之上,测其高下得三之二焉”(《送廖道士序》) 。韩愈寥寥数笔就将古郴州地理形势生动地展示出来,郴州山峻水清,不但适合建城,而且是风水宝地,因此韩愈断言“必有魁奇、忠信、德材之民生其间” 。
【风水中的象是什么意思 意象风水书籍】《清嘉庆郴州总志·附考》载署知州汪性《郴州观风告示》云:郴乃桂阳古郡,敦化名区 。星占分野,躔联轸宿之辉;地据上游,境揽衡峰之秀 。通舆航于百粤,瘴雨蛮烟;溯襟带以三湘,芳兰郁芷 。洞因鹿至,睛翠封云;泉以燕来,寒香冽玉 。固东南之重镇 。”中国古代称地势优越为形胜,郴州“北瞻衡岳之秀,南直五岭之冲”;“襟带湖湘,控扼交广”,实属形胜 。如此重要的地理形胜是郴州古城为历代郡、州、路、府治所,沿用两千多年而不废的重要条件 。
郴州城邑始于两千三百多年的战国时期,源自舟楫之利 。战国郴邑为楚南边境塞城,更是商埠之邑 。由于古郴城北通长沙临湘(今长沙),南接南海番具(今广州),地理位置适中 。秦汉时期,置县建郡,郴城升为“楚都汉郡”,成为五岭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嗣后虽有兴衰,凭藉着地理区位和交通优势,郴城要冲及重镇地位并没有改变,充分体现了古人智慧 。
二、郴州古城的风水格局及意象
古郴城两千多年而不移动的重要原因是不仅选址科学,而且城市布局合理 。秦汉古郴城主要分布今人民东路与北街相接一带,后虽经历代修缮增筑,但城市布局基本要素一脉相承,历历可见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古郴城山川格局和城市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风水格局及意象 。
《管子 乘马》云:“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廊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古郴城城池南北布置,近似矩形 , 它背倚北门岭,面朝三川水河谷,东临郴江,西依广袤数里的沼泽湿地 。完全体现了“依山就势、高亢近水、负阴抱阳”的古代形势风水学理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