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江 , 浸润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刘淑兰
沩江为湘江一级支流 , 因发源于湖南省沩山之旁,故名沩江 。有南北两源 , 南源在扶王山西麓牛厂里 , 北源在宁乡、安化两县交界之灯窝寨大沙坪 。两源汇于黄材水库后东流 , 接纳塅溪、黄绢水、梅溪、铁冲河、流沙河、粟溪、玉堂水、乌江、曾家河、沙河、化龙溪等水 , 流经沩山乡、黄材镇、双凫铺镇、大成桥镇、资福镇、回龙铺镇、坝塘镇、白马桥街道、玉潭街道、城郊街道、历经铺街道、金洲镇、双江口镇等13个乡镇(街道) , 至望城区注入湘江 。全长144公里 , 县域长117.2公里 , 流域面积2430平方公里 , 县域2125平方公里 。县城以下河床平均宽180米 。黄材水库以上为上游 , 黄材水库至县城为中游 , 县城以下为下游 , 上游小龙潭和黄材水库建有水电站 , 中下游50年代中期前可全线通航 , 鸡子坝、太阳坝、沩丰坝建成后 , 航运受阻 。共有大小支流99条 , 其中主要支流12条 。
沩江是宁乡的母亲河 , 自古以来 , 润泽了流域内成千上万的人民 。同时 , 她也是一条历史的河流 , 款款流动着历史文化资源 , 赋予了无穷内涵 。
沩江是古韵文化的圣地 , 宁乡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都诞生在沩江流域 。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 , 学者胡宏来我县讲学时 , 在沩江边的朱良桥道山建立了宁乡第一所书院灵峰书院 。南宋理学家张栻“幼学曾师事胡宏 , 从之问学” , 表明灵峰书院在当时培育人才 , 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过积极作用 。明代嘉靖二年(1523年) , 知县胡明善在玉潭创建玉山书院 。明代末年 , 因兵祸频发 , 书院被毁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 , 重新恢复书院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山长周在炽与宁乡耆宿周岸斋等认为这地方“玉潭横带 , 泻碧于前 , 龙凤斜骞 , 葺翠于后 , 龙溪绕其右臂 , 狮峰键其下关 , 近抱楼台 , 远凌天马 , 居然一名胜地也 。”因此将玉山书院更名为玉潭书院 。嘉靖三年(1524年)明世宗为纪念张南轩(张栻)及其父张浚 , 下诏在官山创建南轩书院 。御书匾额 , 南轩书院发展到鼎盛时期 。清同治年间 , 枫木桥十亩丘人刘典升任浙江按察使 , 感到家乡书院废置已久 , 而培育县内学子又很有必要 , 于是与曾敬庄、罗翊、潘夏亭、王霖等耆宿商议 , 倡修云山书院 , 书院位于横市镇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 云山书院改名云山学校 。1909年 , 党的“一大”代表何叔衡在此任教 。辛亥革命后 ,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姜梦周、王凌波也先后在这所学校任教过 。1917年 , 毛泽东作农村调查时 , 也曾在此和何叔衡晤面 , 一道研究农村调查 , 切磋革命方向 , 传播马列真理 , 散播革命火种 。1983年 , 云山学校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沩江是佛教文化的发源地 , 沩山毗庐峰下的“敕建什方密印寺” , 是不折不扣的千年古寺 。这里诞生了“密密相付 , 心心相印”的密印佛法和“农禅为本 , 顿悟渐修”的沩仰宗 。公元807年 , 晚唐 , 南岳灵祐禅师得知沩山是块“莲花”形风水宝地之后 , 不远千里而来 , 自沩水而上 , 行至毗庐峰下结草为庐 , 与猿为伴 , 弘扬佛法 , 参悟出闻名世界、佛教三大经书之一的《警策篇》;后得相国裴休相助 , 奏请唐宣宗建“敕建什方密印寺”于山中 , 创宗立派 。自此 , 以沩山密印寺为中心 , 沩仰宗远播台湾、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 , 成为中国禅宗五大宗派之首、东亚佛教文化中心之一 , 而沩山更化身为一座智慧之山 。
- 有山有水有肉的虎宝宝的名字
- 座右铭关于读书 爱读书的座右铭
- 住宅前有高楼或者高山有什么危害
- 龟形山有什么风水说法 上山龟的风水
- 历史上杨贵妃和安禄山有没有私情?
- 猛虎下山有什么忌讳 信宜风水寻穴猛虎下山
- 风水坟后有大石 坟后靠山有石头山好不好
- 火山有何寓意 火山的风水意义
- 假山有什么风水作用 屋里摆放的假山的风水
- 泰山有哪些景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