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中国开店凭啥15.9个月盈利

一、起死回生
不到无印良品店,不知道它有多少中国粉丝,参观东京有乐町旗舰店,连同行的大老爷们都舍不得离开,男人的“战利品”中最多的竟是各种精美的笔和本子;不到日本来,不知道松井忠三在日本有多受尊敬——是他妙手回春,让破产边缘的无印良品东山再起——当66岁的松井先生拖着拉杆箱悄悄走进房间,现任日本参议院国会议员的山田太郎先生当即结束演讲,改口“自己只是来串场的,接下来荣幸有请松井老师 。”
松井一上来的自我介绍就打动人,“到今年5月份,我作为一名普通员工在无印良品贡献了42年” 。他的分享主题是《无印良品的经营改革》,听了才知道,今天无印良品海外店铺348家,已逼近日本本土的425家,海外销售额占比33% 。谈到全球开店的基本原则,有一条让中国老总们印象深刻:保证一年左右收回投资,其中有个精确的数字,目前中国大陆39个城市的134家无印良品店,平均15.9个月收回投资 。

无印良品中国开店凭啥15.9个月盈利

文章插图
无印良品是如何做到的?
“这样就好”的“无印观” 。无印良品价值观的精髓是这个“就”字,透出一种克制的选择,而不是“这样才好”、“这样最好”那种诱发人们强烈奢好的商品经营,用松井先生的话,就是摒除一切多余而呈现物品本身的美 。
独一无二的产品定位 。无印良品和优衣库的定位有何不同?松井答:优衣库定位是服装店,无印良品是生活杂货店;优衣库希望为全世界男女老少提供衣服,无印良品则做减法,不为流行左右,只是不断创造出标准的“MUJI式”商品 。“全球生活杂货店里,只有宜家和无印良品相似”,松井说:“但宜家是超大店铺,选址在郊区,而无印良品是中小店铺,开在商业中心” 。
坚持自产自销的SPA模式 。从生产到销售完全是自有品牌,使无印良品的毛利率非常高 。没有核心技术、核心生产能力的品牌算不得好品牌,不论无印良品还是优衣库都是自己生产核心产品,所以才有强大的竞争力 。
直营 。无印良品完全依靠自己的利润进行海外扩张,所有海外店铺均由日本总公司控股 。
“日本的常识,世界不通用” 。通常日本人在退休后最有钱,而中国消费生力军是年轻的中产阶级,目标客群不同,所以必须进行本土化改变 。比如无印良品中国店的开店标准是全球统一,但评分则由北京大学专家操刀 。
二、管理
全场最耐人回味一刻来自最后一个问题,碰到不符合要求的员工该怎么面对?给激励让他提升,还是严格考核、优胜劣汰?
【无印良品中国开店凭啥15.9个月盈利】说到人的管理,谁不头疼?且看松井先生怎么答:
“人事考评体系固然要做,但公司不是依赖人来运营,而应依靠制度,重要的是公司要建立一套不依赖于人能力高低的制度,使每个人都能在公司里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取得高绩效 。无印良品就建立了这么一套制度,不论派谁当店长,都能完成标准化的业务,销售业绩差异最多不超过10% 。”
这样的回答让中国老总们有点意外,又被触动:松井先生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是不是正点中管理的本质?
回国后,我找来松井先生亲笔的《解密无印良品》读,有这样一段话冲击到了我:
松井刚成为无印良品事业部长时,曾向属下的课长们询问:“那家店铺的营业额为何那么差?”
得到的回答是:“那是‘人祸’,是因为店长的经营方式不好 。”
听到这样的回答,松井不禁惊叹:他们根本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