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元凶以及如何养成不近视体质( 二 )


所以,用眼的过程当中,要进行适度的休息,综合各大近视防控指南,每30分钟的近距离用眼后休息10分钟最为合理 。
合理的休息方式
《趋势报告》中调研数据显示,近40%的儿童青少年在用眼休息时仍然会继续近距离用眼,如看电视、阅读、玩手机、打游戏等活动 。虽然人休息了,但眼睛没有休息 。
正确的休息方式是远眺、户外活动,也可以转动眼球、做眼保健操 。实在没有条件或孩子不配合的,也可通过切换场景的方式休息,比如去厨房倒杯水、去趟洗手间(不要带手机) 。

近视的元凶以及如何养成不近视体质

文章插图
3,调整环境光照
环境光照过强过弱都会增加眼睛的压力 。做到以下3点,营造出舒适的照明环境,有利于预防近视 。
(1)开台灯、护眼灯时也要打开房间的主照明;
(2)选择照度相对高、发光均匀、无频闪、色温适中且符合照明灯具的相关标准的台灯即可,不要被营销噱头忽悠;
(3)台灯应放在写字手对着的一侧 。
4,定期检查
近视的隐匿性强,100度的近视并不会影响生活,往往被忽略,发现时可能已经是200度往上了 。然而,近视越早发现,控制效果越好 。因此,孩子3-4岁时就应进行第一次视光检查,不仅仅是裸眼视力,还包括屈光状态、眼轴长度等 。
眼轴检查对儿童青少年的眼健康十分必要,但很多家长可能都没听过 。眼轴长度的数据能够客观地反映孩子的眼健康状态 。眼轴在不同年龄段发育情况不同,要了解孩子的眼轴是否正常生长,还需要专业医生检查判定并连续记录眼轴长度数据,以此监测并评估眼轴的发育情况 。
【近视的元凶以及如何养成不近视体质】
近视的元凶以及如何养成不近视体质

文章插图
这些风很大的“护眼常识”都是坑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这3个“护眼常识”千万不要信 。
1,把屏幕换成绿色能保护眼睛
不能 。专家们建议孩子多看看绿色,是让孩子多走出去看看远处的自然景物,而不是看绿色的屏幕,也不是看桌边的绿植 。
2,佩戴眼镜会加深近视
佩戴合适的框架眼镜不会导致度数加深,任由近视发展才会 。如果近视了不戴眼镜,眼睛视物会更吃力,视疲劳加剧,更容易引起近视度数加深 。
3,护眼仪能治近视
有些家长在孩子近视后盲目听信商家宣传,采取一些“正确”的方法改善孩子视力,比如护眼仪 。其实,护眼仪的原理是通过按摩、热敷等方式放松眼部,最多只能缓解眼疲劳,不能治近视 。
孩子近视了,根据专业医生建议,采取科学的干预手段是最靠谱的,不要再花冤枉钱了!那些看着正确的常识也许并没有用,反而是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