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2、乱石滩救船
过去 , 梅江由寒信峡上行百余里至宁都、石城 , 下行汇入贡江至赣州 , 其间险滩危峡、急流暗礁无数 , 常碰触船楫 。为求平安 , 凡来往船只到寒信峡必停船 , 登岸入水府庙祈祷 , 有求必应 。因而“温公、金公”菩萨成为江河保护神 , 其灵异事迹层出不穷 , 在其信士中广为传颂 。
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石城县一个叫陈万福的生意人 , 载了一船丰山纸运往赣州 , 行至龙岩渡时 , 不料船被礁石触破 , 水进船仓 , 危在旦夕 , 陈万福在措手不及、六神无主之际 , 急速点香烧纸 , 跪在船头 , 朝着水府庙方向大喊“温公、金公菩萨救命!”一会儿船安全离开了乱石滩 , 船仓也不再进水 , 一路安全到达赣州 , 卸完纸方知一条大鲤鱼从破漏处往里钻 , 卡住了身子 , 堵住了江水 , 保住了货、船 。
民国初年 , 广东梅州一位老板 , 因生意常年往来于寒信峡 , 对水府庙“温、金”二位菩萨也特别虔诚 , 他特意从外地带来一只雕刻非常精致漂亮的红麻石香炉奉给水府庙 。一天 , 香炉从香案上失踪 , 不知去向 。过了几天 , 这个几十斤重的香炉被一个叫李大贵的渔民在寒信潭边打鱼时网了起来 , 原来失踪的香炉到寒信潭去了 。有人说 , 是水府菩萨要将炉中的香灰倒入寒信潭 , 来保过往人、船平安的 , 又冥冥之中安排人把香炉打捞上来 , 现在水府庙里放着的那个香炉就是李大贵无意中从十几米深的潭里捞起的香炉 。后来 , 水府庙的香炉灰也一直倒入梅江 , 把人们保平安的愿望带到水府 。
3、横石埠过渡
旧时有一年 , 在寒信峡下游几十里地离雩都县城不远的横石埠渡口(现在于都县贡江镇上窑村的横石埠渡口) , 两个男子从横石埠过渡 , 离船上岸时 , 一个黑脸大眼的人对摆渡撑船的人说:“今天 , 我们没有带钱 , 七月二十四日烦你到寒信峡来拿 , 我们不仅会给你过水钱 , 还会请你吃桌面(宴席)、看大戏 , 我姓温 , 他姓金 , 你到寒信圩一问就知道了 。”渡工见二位相貌堂堂 , 说话也很诚实的样子 , 不象是骗人;再一想 , 早听说寒信峡庙会很热闹 , 但一直未去过 , 也好去看看 , 于是约好到时相见 。转眼到了七月二十四日 , 渡工前往寒信峡收过水钱(过渡费) , 来到寒信峡 , 只听得鞭炮声连续不断 , 看到硝烟绵缦 , 敬神的人来人往;圩上在唱大戏 , 看戏的人山人海;而且家家户户宰鸡杀鸭 , 整个寒信峡热闹非凡 。可是 , 渡工问遍了寒信峡也没找到姓温和姓金的人家 , 其实 , 整个寒信村几乎都是姓萧 , 只有少量几户姓王、姓黄、姓李、姓周的 , 根本就没有姓温、姓金的人家 。

文章插图
渡工把那天在横石埠过渡欠过水钱的事和两人的相貌一说 , 有人告诉他:我们整个寒信峡只有水府庙里的两个菩萨一个叫做温公 , 一个叫做金公 。渡工走近菩萨面前一看 , 大吃一惊 , 两尊菩萨的面容神韵简直就是那天两位过渡人的模样 。二位菩萨也看着他 , 好象要跟他说话似的 。渡工撩起菩萨的旗袍一看 , 旗袍下端端正正地堆着几个铜钱 , 正是两人过渡的过水钱数 。渡工拾起铜钱 , 虔诚地合手为菩萨叩头 , 口中念道:“请温公、金公大神保佑横石埠渡口平安无事 。”热情好客的寒信峡人不仅招待了该渡工的酒饭 , 还要求他每年的七月二十四日到寒信峡来做客 , 并且每年都会从庙会经费中拿出两人的过水钱交给渡工 , 年年如此 , 一直坚持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代初期 。听说 , 横石埠渡口几百年来也从未淹死过人 。不能说横石埠渡口几百年来从未淹死过人是寒信峡水府菩萨的功劳 , 而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每年横石埠渡工会去寒信取“过水钱” , 并且寒信人能愉快地交两个人的“过水钱”绝对是冲着对水府菩萨的信仰和敬重的表现 。
- 华夏易经风水协会 中华易经风水专家协会
- 罗江地震 罗田县风水大师
- 水中树 什么叫风水树
- 田螺墓地风水图解 海螺 风水
- 山脉风水图解大全 云南风水山脉在哪里
- 院内铺青石板风水好吗 青石板铺地石
- 中国风水粉画 民族风水粉画人物
- 乾坤洞在哪里 风水中的乾坤洞是什么
- 客厅墙什么颜色风水好 家里墙上挂什么好
- 人生都是有风水的 人生风水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