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西不入川,东不入皖”徽酒到底有多厉害?( 三 )


生孩子后要吃“满月酒”“剃头酒”“百岁酒”;
结亲要吃“喜酒”“会亲酒”“回门酒”等等 。

为何说“西不入川,东不入皖”徽酒到底有多厉害?

文章插图
安徽地处我国的南北过渡带,这里的人们既有南方人的精明,也有北方人的豪爽 。喝酒也分为两派,以淮河为分界线,南北差异大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被徽酒滋润成长的安徽人喜欢喝古井贡酒、老明光等本地老牌名酒 。皖南人偏爱40多度的低度浓香,而皖北皖中地区则更爱50度的高度数白酒 。一般情况下,酒席间不会轻易换牌子 。
另外,皖南地区酒席比较文明,客人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不强求 。
而在皖北地区则讲究“饮酒以诚为礼”,认为诚心待客,必须让客人“喝好”,一般是酒过三巡就互相敬,敬酒之酒,必须一杯干完 。喝完酒,还要求把酒盅倒过来看有无残留,有着“滴酒罚三杯”的规矩 。
常年来,大家总为安徽是南方还是北方的问题争论的喋喋不休,不仅是地理位置的尴尬,安徽各地居民的性格也迥然不同 。这点从酒量上就能略知一二 。

为何说“西不入川,东不入皖”徽酒到底有多厉害?

文章插图
皖北人在全国是出了名的能喝,尤其是阜阳人,酒桌上最怕碰到的对手!皖北人喝酒“炸罍子”,其酒风豪爽、泼辣 。据说,安徽有一座城市就是“炸罍子”炸出来的;
皖中地区人普遍爱面子,虽说酒量一般,但贵在百折不屈,扶着墙愣是不倒;
皖南人喜欢喝甜酒,所以酒量也很小,对白酒也不怎么感冒 。皖南景色美轮美奂,性格也更加温婉,据说黄山人沾酒就倒 。

为何说“西不入川,东不入皖”徽酒到底有多厉害?

文章插图
时过境迁,安徽白酒发展几经波折,随着沙河王,焦陂,高炉,皖酒,金种子的没落,徽酒再难登顶峰 。
那些年依傍皖酒的金裕皖酒、异军突起的宣酒,也逐渐开始走上了下坡路,老品牌也只剩下古井、口子、明光等几个,即便是作为徽酒龙头的古井贡酒,利润额也远不及茅台的零头 。
【为何说“西不入川,东不入皖”徽酒到底有多厉害?】安徽白酒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