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的饮食窍门助你延年益寿 可延年益寿的中药材( 二 )


古代医家把人参作为延年益寿的圣品,《本经》谓其:“主补五胜,安精神”,“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故昔人给予它“长寿草”的隽誉。当今时代,风靡市场的一些抗老延年的中成药,也多离不开人参。
人参一味煎汤,名独参汤,具有益气固脱之功效,年迈体弱之人,长服此汤,可强身体,抗朽迈。
人参切成饮片,逐日噙化,可补益身体,防御疾病,增强机体抵制能力,且对改善暮年人智力减退、影象力消逝、头脑缓慢等有一定作用。

3、山药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着名医学家李时珍在其所着《本草纲目》中称山药具有“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的功效。《日华子本草》说它:“助五脏,强盘骨,长志安神,主治泄精忘记。”《药品化义》又载:“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调肺之功。治肺虚久嗽,何其稳当。”《神农本草经》谓山药“补中,益实力,长肌肉,久服线人伶俐,轻身不饥延年”。清?张锡纯对其最为推许,谓其“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润滑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且其含卵白质的特殊性,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之品。”本品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作用,因此,体弱多病的中暮年人,经常服用山药,利益颇多。
《萨谦斋履历方》载有山药粥,即用干山药片45~60g(或鲜山药100~120g,洗净切片),粳米60~90g同煮粥。此粥四序可食,早晚均可用,温热服食。常食此粥,可健脾益气、止泻痢,对暮年性糖尿病、慢性肾炎等病,均有益处。
山药既可单独食用,又可用于配制滋补食物,山药炖小鸡,民间称之为“长寿菜”,对人体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4、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本品具有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渗湿利水之功用。《本经》谓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普济方》载有茯苓久服令人永生之法。历代医家均将其视为常用的延年益寿之品,因其药性缓和,可益心脾、利水湿,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可扶正,又可去邪。故被称为平补之佳品。
清代慈禧太后的寿命,长达74岁(1834一1908年)。慈禧长寿,除了女性这个自然因素之外,就是坚持常食药膳,从已宣布的13个补益方看,其中茯苓药膳使用频率最高,达78%以上。因茯苓饼既有清香之味,又有祛病延年的作用,故成为清王朝宫廷里的名点。
食用时可将白茯苓磨成细粉,取15g,与梗米煮粥,名为茯苓粥,李时珍谓:“茯苓粉粥清上实下”。常吃茯苓粥,对暮年性浮肿、肥胖症,以及预防癌肿,均有利益。
此外,《百病丹方大全》载方:用白茯苓研极细未,加入白蜜调匀,每夜敷之,晨起洗净,可滋润肌肤,美容艳色,去面黑斑。与白芷同用,做膏剂、面脂之纪录,耐久使用防老去皱,令面光悦,有一定效果。《履历方》里纪录,茯苓与苍术配伍同用,可“乌髭发,驻颜色,壮筋骨,明线人,除民俗,润肌肤,久服令人轻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