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首
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
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頀音 。
这首诗是批评拘忌声病以成诗的人 。讲究声律是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对于诗歌的音乐美、节奏感有重要意义 。但是对格律规定过于细密,过于雕琢,拘忌于声韵等形式,就会使文学创作受到很大的束缚 。元好问崇尚自然天成的诗歌风格,不满那些对声律音韵过于雕琢的作品 。后两句,元好问举出元结耽爱山中自然水声的例子来说明,即使没有人为配制音韵曲调的自然之声,也如天籁之音美妙 。
第十八首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
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
元好问《放言》“韩非死孤愤,虞卿著穷愁,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 。诗囚,“为诗所囚”,指孟郊、贾岛作诗苦吟,讲求炼字铸句,把诗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为诗的囚徒一般 。孟郊以穷愁为诗,至死不休,处高天厚地之大,而自我局限于穷苦之吟,真似一个诗中的累囚 。“诗囚”二字,与“高天厚地”形成藐小与巨大的强烈对比,亦可见好问之别具匠心,造句用语新颖别致 。“死不休”的夸饰手法,亦比“死方休”、“死即休”来得巧妙,勾勒穷愁不断,极深刻独到 。
这首诗是评论孟郊的诗,元好问认为他根本不能与韩愈的诗相提并论 。孟郊与韩愈同为中唐韩孟诗派的代表,但有不同 。孟郊一生沉落下僚,贫寒凄苦,郁郁寡欢,受尽苦难生活的磨难,将毕生精力用于作诗,以苦吟而著称 。孟郊的才力不及韩愈雄大,再加上沦落不遇的生活经历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视野,使得他的怪奇诗风偏向个人贫病饥寒,充满幽僻、清冷、苦涩意象,被称为“郊寒” 。而韩愈的诗歌虽有怪奇意象,但却气势见长,磅礴雄大,豪放激越,酣畅淋漓 。司空图说他“驱架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 。”
韩愈的这种气势雄浑,天然化成的诗歌风格正是元好问所崇尚的,而孟郊的雕琢和险怪的风格正是元好问所批判的 。因此,元好问认为孟郊和韩愈不能相提并论,韩愈的作品如江山万古长存,与孟郊比,一个如在百尺高楼,一个如在地下 。不过,在诗中元好问对孟郊也有同情之意 。
第十九首
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
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
这首诗是批评晚唐诗人陆龟蒙 。晚唐后期,唐帝国风雨飘摇,岌岌可危 。不少文人在时代的衰飒气氛中走向明哲保身的退隐之路,创作的诗句表现出一种僻世心态和淡泊情思 。元好问借用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之二十四中“恐随春草斗输赢”来批评陆龟蒙等隐士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时代,不作忧国感愤之辞而徒兴春草输赢的叹惜 。这里也反映了元好问在强调真情实感时是注意到社会现实内容的 。不过陆龟蒙象古代许多隐士一样,并非真正忘怀世事,陆龟蒙也写过讽刺现实的作品如《新沙》《筑城池》《记稻鼠》等 。
第二十首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
这首诗是论及柳宗元与谢灵运,主要是论柳宗元,是说柳近似于谢 。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山水诗的诗人,他政治失意,纵情山水,肆意遨游,在山水中寻求慰藉,与当时“淡乎寡味”的玄言诗相比,后人认为谢灵运的诗歌自然清新,有高古之风 。元好问推崇谢灵运,认为柳宗元诗歌淡泊古雅,深得谢灵运之遗音 。前两句在一起是说,谢灵运诗的风神容态,照映古今,后世诗人,谁能像柳宗元一样有谢客风容,并深有所得呢?后两句是说柳宗元的诗淡泊简古,如清庙之瑟,朱弦一拂,唱叹余音宛在,此冷寂神境,以暗喻道出,恰是如同当年谢灵运寂寞心境的写照 。
- 2021元宵经典祝福短句
- 欧盟对谷歌开出30亿欧元罚单
- 新人进事业单元怎么摸鱼(现代职场年轻人的摸鱼指南)
- 元宝山鸿运当头聚宝盆 鸿运当头元宝山的寓意
- 连中三元的意思解读 连中三元的三元是什么意思
- 个人养老金5000元属于什么档次?目前全国的人均养老金有多少?
- 2023年新农合缴费开始到元旦前截止,60岁的老人还要缴费吗?
- 9月部分个人养老金迎来重新核算补发,低于3000元的能多补吗?
- 在机关单元三大忌(在单元不能犯的三个大忌)
- 磷肥对植物的作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