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都没能完成的“丰功伟绩”,郎酒是如何办到的?

“贵州茅台和四川郎酒”,这对一河之隔的欢喜冤家一直被不少津津乐道,它俩的简史还要从郎酒在给青花郎做广告时,一句“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说起,此话一出茅台也立刻做出了回应:
“茅台,中国酱香型白酒没有之一”,自此梁子算是结上了 。

茅台酒都没能完成的“丰功伟绩”,郎酒是如何办到的?

文章插图
如今的茅台稳居白酒、酱香型白酒的头把交椅,而郎酒则是一树开三花,花花都结果,酱香、兼香和浓香,其中酱酒更是顶呱呱 。强如茅台也就“只能”做一门酱酒生意,但郎酒为啥能把酱、浓、兼都做的风生水起,还荣获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家大业大的茅台真的是酿不出浓香酒嘛?
浅尝辄止的白酒市场——“多香型酒厂都折腰”
12大香型的什么香型都好,有一个算一个,自家最主要的卖点其实就是工艺特殊,口感独特 。白酒不同于其他产品,酿酒消耗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超乎想象 。
【茅台酒都没能完成的“丰功伟绩”,郎酒是如何办到的?】很多白酒品牌都是在多方的扶持下才开始正常生产的,对待自己的产品线,也就是自己的香型口感都会着重下功夫,不讲究多样性,只讲究把一个香型做精,做的有核心竞争力 。当然也有很多“吃着碗里瞧着锅里”,说到这就要揭开
宝丰酒、董酒的陈年旧伤,跨香型的失败历历在目
上世纪八十年代浓香酒大火,以五粮液、泸州老窖为首的川酒红极一时,其他香型的发展受阻,于是宝丰酒和董酒都打起来浓香酒的注意 。
酒酿好了,但真投入市场后发现毫无竞争力,品质差不说价格还贵 。

茅台酒都没能完成的“丰功伟绩”,郎酒是如何办到的?

文章插图
这俩厂的浓香型白酒一度面临滞销的窘状,大批囤货卖不出去 。可产品线已经搭建完毕,只要生产就在亏损,不出1年全部停产 。这次的跨香型给宝丰和董酒带来了重创,也给不少想跨香型的白酒品牌敲响了警钟 。
理性讨论——以茅台的实力,能酿出好的浓香酒吗
当然是可以,花费数年能酿出不错的浓香酒,但一定酿不出比肩“五粮液、剑南春、洋河”这样的浓香典范,酿酒不是靠砸钱就能完成的业务,它对环境、窖池、工艺的要求极高 。

茅台酒都没能完成的“丰功伟绩”,郎酒是如何办到的?

文章插图
没有数年的积累与合适的酿造生态,全是空谈 。强如茅台也无济于事 。
茅台酒都没能完成的“丰功伟绩”,郎酒是如何办到的?
答案是没有办到,郎酒的核心业务一直都是酱香酒,旗下的高端产品:青花郎、青云郎全是酱香酒;兼香型的顺品郎在低端市场卓有建树,但是丝毫威胁不到深耕中高端的白云边和口子窖;浓香酒业务开展的不错,那也是依托数年的积累 。
此外,酒厂涉足多香型还容易陷入“贴牌风波”
香型过多很容易被当成贴牌酒,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广告宣传去避免,这也基本只有大酒厂有这样的财力 。另外各位酒友再设想一下,如果未来有个大品牌涉足了12大香型,那是不是就很有“垄断意味”了 。
所以踏踏实实的深耕一个香型,老老实实的酿一款酒,才是酒企该做的事 。
下面这款酒就与茅台有不少相似之处,坚持酿造纯粮酱酒几十年,而且勾调手法、酿酒技术都与茅台一直,它就是风云酱父封藏酒

茅台酒都没能完成的“丰功伟绩”,郎酒是如何办到的?

文章插图
它的酿造人是茅台原厂长李兴发唯一的儿子,“李氏勾调法”唯一的传人李长寿,他为了传递其父李兴发的酿酒理念,用李兴发遗留下来的家方勾调酿造出了这款酒,5年的坤沙酒体勾调12年的高比例老酒,又加入了酱父亲酿的调味酒,终于还原了上个世纪经典的“茅系酱香风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