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初冬唯美句子欣赏 描绘秋末冬初的古诗名句

孟冬十月小春美诗六首:青枫忽换红装束,一雨丝丝弄小春
农历的十月,传统是叫做初冬,孟冬 。农历十月实际上是秋冬转换的季节,从节气上来讲,十月早期是节气晚秋霜降,到了立冬才是古代天文学上的正式进入冬天 。而按照当代的气温界定季节,还在最美的秋天 。日常平均温度在10度到22度之间,小暖微寒,宛如初春 。
“小春”这个词来形容表达这一阶段,起自民间,实在古老 。因为虽然此时是万木凋零的季节,但是正是和煦的阳光,清润的霜露,滋生低微的草本,使得它们有着一年又一次春的生机,而古代的农作物,冬小麦以及秋冬的蔬菜,种植茂盛,也在此阶段 。所以农谚和民间口头,有着十月小春和阳春的说法 。
而另外一些敏感于阳光和温度的木本,比如春天的桃李樱桃海棠,也往往以为春天到了,再次萌发花蕾 。而早梅也会此时打苞萌花,甚至绽放最初的花朵 。

秋末初冬唯美句子欣赏 描绘秋末冬初的古诗名句

文章插图
“戍楼西北清泉山,十载干戈暑又寒 。
红锦飘来枫树醉,黄金废尽菊花残 。
故园橙橘小春闹,圣席圆汤冬至闲 。”盛唐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六》节录
陈元光是盛唐重要的大臣和将军,虽然在历史书上,他长期戍守南方闽越,死后获封“开漳圣王”的称号,但是从这首诗,可以看到,他还曾经率领军队戍守唐朝西北,为盛唐的繁荣,做出军事的贡献 。
这是一首在行军途中吟唱有感的诗歌 。
我曾经戍守在西北的清泉山,带兵打仗十年,经历寒暑 。
那北方秋冬的景色,枫树像红色的绸缎飘飞,颜色如醉,而菊花开落,如同黄金满地,无人采摘 。
而我在行军的途中,思念南方家园的橙子橘子,此时挂在枝头,热闹得宛如小春天 。
我思念在长安时,吃到皇帝赏赐的冬至汤圆 。
那么可以看到,陈元光很自然用小春对仗冬至,说明在唐朝,至少在他的故乡南方,晚秋早冬,就有小春一说 。
小春应对的是橘子橙子成熟的季节 。橘子橙子在岭南成熟于晚秋,在长江中下游成熟于早冬 。
这是最早关于“小春”的诗文记录 。
宋朝之后,更加注重农业,而关于十月小春,十月阳春的说法,就更加流行 。并且先秦有以十月为阳月的说法,故而十月小阳春,十月小春,从民间也上升到正式的文化层面,成为农历十月的代称 。
“十月江南号小春,新阳已放一枝新 。”宋朝张舜民
这是一首短诗,只有这两句 。
写出了宋朝江南地区,十月的风物之美,以及当地十月的别称 。
江南十月,号称“小春”天气,你看看,那崭新的温暖的阳光,已经催开了枝头清新的花朵 。
当然这首诗,没有写具体是什么花 。
但是此时往往会看到反季节的花开,在成片凋零的枫叶中,没准就有一两枝桃花俏丽,海棠娇美,比霜叶枫叶更加动人 。
这也让人们在温度下行的早冬,领受了生命强韧向上的生机之美 。
“十月南天尚暑襟,幽花何怪动清吟 。
半扉素蕊呈修径,几朵夭红出茂林 。
地借小春回暖气,日匀疏影转轻阴 。
惟应幕府多才俊,不负行台醉赏心 。”北宋 · 郑侠《次孟坚初冬晴和见梨桃二花作 》
这是北宋郑侠在初冬郊游踏山的时候,看到的清丽的美景 。
郑侠是福建人,所以这个南天,不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江南,而是泛指岭南一带 。
季节的冬天在这里不彰显,反而四季如春,时见春花 。
十月的南方还是这么热,我却看到山林里幽幽盛开的春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