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 , 成立于唐代 , 最初的机构很简单 , 就是有才华的人聚集机构 , 最初担负起草诏书一些文职工作 , 类似于现在的秘书 , 没有什么实权 , 从宋代开始 , 慢慢的与科举制度接轨 , 成为正式官职 。到了明清时期 , 翰林院逐渐成了人才储备机构 , 担当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 比如:起草诏书、修书编著、皇子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 , 成为“由科举至翰林 , 有翰林至朝臣”的跳板 , 以及天下学子“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之所 。

文章插图
能入翰林是所有士子们的梦想 , 更是一种荣誉 。
翰林 , 在清代走向鼎盛 , 整个大清时期共产生六千多名翰林 , 机构相当庞大 。由于清代翰林群体居于人才排列的最顶端 , 平时也有机会接触最高统治者 , 不仅能入值南书房草拟诏书参与机要;且能在上书房训导皇子 , 他日皇子一朝继位 , 翰林便成帝师 , 光环便会无限扩大 , 类似有:康熙朝大学士张英、李光地、乾隆朝大学士杜受田、光绪朝大学士翁同龢等 , 他们都无一例外都是通过科举晋级翰林院任职庶吉士、检讨、编修等职 , 而后成为兼济天下的栋梁之才 。

文章插图
张英:中进士后被选为庶吉士 , 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清代翰林职责:1、充经筵日讲
每年秋天举行经筵典礼 , 先由翰林院开列直讲官满、汉各8人 。
2、负责御试
清代科举每科殿试后 , 礼部将进士名册送翰林院 , 由掌院学士奏请“御试”于保和殿 。

文章插图
潘世恩 , 乾隆五十八年状元及第 , 授翰林院修撰 , 嘉庆十三年任翰林院掌院学士 , 道光朝授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 。
3、撰写公文
如:祝文、册封文、册诰文、碑文、谕祭文等 。

文章插图
四朝元老——大学士潘世恩书法品鉴
4、稽查官学功课
宗人府的宗学、觉罗学 , 内务府的咸安宫官学及八旗的官学 , 都派翰林官稽查教习功课 。
5、稽查理藩院档案
理藩院的档案关系重大 , 须随时整理 , 例由翰林院派翰林官稽查 , 以重其事 。
6、入值侍班
康熙朝时 , 定翰林官在上书房侍值 。道光朝又定于在圆明园值守 。
7、扈从
顺治朝定皇帝巡幸京城内外及王府等处 , 翰林院例应派员随从 。
8、担当科考
每逢各级科举考试 , 翰林官都会出任主考官、阅卷官 。所定人员还不同 , 如:会试 , 掌院学士充任正副考官 , 侍读、侍讲学士以下可充同考官;各省乡试 , 学士以下、编修、检讨以上都可以充任正副考官 。武科会试 , 侍读、侍讲学士都可以充任正副考官 。

文章插图
张廷玉 , 康熙三十九年进士 , 授翰林院庶吉士 , 雍正即位后拜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 , 曾两次担任会试主考官 , 门生遍布天下 。
- 祖传风水手抄本大公开 清代经典风水传世抄本图片
- 对宝宝来讲乐是游戏培养他们能力 天谕里寓教于乐的意思是什么
- 绿植盆栽用什么土培养注意事项
-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 清代花木兰官至提督嫁给下属最终遭摒弃
- 杀妾吃妾的朝代高官张巡为何被称为忠烈之士
- 清代风水铜铃铛 风水铜葫芦和铜铃铛
- 如何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 培养儿童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融合,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 掌握这5个做法成为自信满满的人 教你如何培养自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