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在风水中的作用 盐水里放铜钱风水


翻开世界历史你就会发现,在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除了绕水而居,还有一点非常值得关注,那就是对食盐有意识的追求 。特别是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中,得食盐者未必得天下,而得天下者必先得食盐 。
山西晋南,古称河东,这里有着一块巨大的盐池——河东盐池,这里正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和他的部族活动的重要区域 。
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一带生活着很多原始人,在漫长的生命演变中,他们逐渐了解了食盐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总是向有盐蕴藏的地区聚集,从而形成了一个个的原始部落 。
河东盐池,这是一个封闭性的内陆盐湖,湖水的含盐量很高,经过暴晒之后自然结晶成盐,无须加工即可食用,在原始社会,有了盐,则意味着部族中的劳动力有力气去耕作或者战斗,可见,盐池,对于一个部族的重要性 。
相传,黄帝和炎帝曾在山西的阪泉打了三场大仗,最终以炎帝战败甘愿称臣,黄帝也成为华夏部族的新首领,此战亦被成为中华第一战 。而此战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争夺盐池的控制权 。继阪泉之战后,黄帝与九黎部族的首领蚩尤也进行了一场世纪大战,史称涿鹿之战,而战争的主要目的,自然是为了争夺盐池的天然盐业资源 。

盐在风水中的作用 盐水里放铜钱风水

文章插图
黄帝与蚩尤、炎帝之间的战争,其结果都是黄帝取得了胜利 。黄帝不仅更为牢固地继续控制运城盐池,而且使黄帝族与炎帝族、蚩尤族得以融合 。各部族间的融合,将黄帝推到了“华夏始祖”的崇高地位 。而盐池在这一伟大融合的过程中,为促进华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
黄帝之后的尧、舜、禹时期的国都,也大都是围绕河东盐池而建的 。尧都平阳距离河东盐池140公里;舜都蒲坂距离河东盐池60公里;禹都安邑距离河东盐池20公里 。
到了夏商周三朝,虽说当时的国家面积逐渐扩大,运输、储存等技术日趋成熟,但是统治的中心依旧没有离开过河东盐池 。不夸张的说,尧舜禹夏商周的兴亡盖因执掌盐池的势力更迭 。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楚国都是当时的强国,相互争斗不断,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楚国亦西进夺取巴国东部的“枳”,此举令楚国占据了巴东地区的重要盐泉,此后楚国严格控制食盐流入秦国境内八年之久,让秦国的巴、蜀、汉中三郡长期处于盐荒状态 。直至秦国动用十万远征军大举伐楚,夺得安宁盐泉与郁山盐泉,建立黔中郡后,才算解决了秦国西南地区的盐荒问题 。此后,楚国兴兵再次夺回郁山盐泉,再次让秦国陷入了盐荒 。
公元前279年,秦国再次大举进攻楚国,攻破楚国国都,完全占据了巴东的盐泉地区,切断了楚国的食盐来源,逼迫楚顷襄王率众东奔,去仰给江淮食盐 。
当时的纵横家苏代曾说过“楚得枳而国亡”,意即“枳”这个地方是巴东盐泉枢纽所在,乃秦国必争之地 。秦、楚相争,楚国败北,则有亡国之忧 。此后不过一年,楚人上下齐心,集军十余万,复国于郢,再次夺回巴东盐泉 。楚国盐荒解除,楚臣宋玉欣然作《高唐》、《神女》两赋 。宋玉赞颂巫山神女自荐枕席于楚王,其实是赞颂巫地之盐再次回到楚国的怀抱 。以神女比喻食盐,本就是当地久已有之的传统,《后汉书》所记载的“盐水女神”自荐枕席的故事,当是宋玉“巫山神女”故事的原型 。

盐在风水中的作用 盐水里放铜钱风水

文章插图
很多人都很熟悉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但也很可能忽略到盐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要知道,荆州本地并不产盐,历来食用江淮之盐 。所以当时关羽主持下的荆州在盐的消费上,主要依赖的必然是扬州盐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