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维基百科的成功并不只是因为幸运,而是一件在集体认识论上可以得到解释的事情,而互联网时代让人们更体会到这种集体认识论的重要意义 。迈克尔·林奇在《失控的真相》一书里谈到了这种集体认知,但还只是限制在“生活常识”的范围内 。他指出:“有一种方式可以用来思考网络是否可以认知的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个人意见的集合可以为我们提供可能是单个人无法给出的准确、可靠的信息,这样说来群体当然可以产生知识,例如无处不在的在线生活功能:排名 。以前如果我们想知道某个电影、餐厅或书籍是否适合自己的口味,唯一的方式是征询专家的意见,而现在我们有了星级评价系统 。我们能参考的不再只是一篇评论意见,而是几十条、几百条,甚至几千条评价 。除了‘定性’评论之外,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个总体排名,即个体对产品评价的平均值 。这些信息是否有用?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大多数人对这些系统也都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其中最明显的是:参与评价的人越多,平均分值就越可靠 。”林奇认可詹姆斯·索罗维基(James Surowiecki)在《群体的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2004)中的观点,“在某些情况下,大集体汇集起来的智慧可能会超越某个人,甚至是某个专家” 。[42]
维基百科并不是索罗维基或林奇所考虑的“常识”知识,但他们所强调的“在某些情况下”在维基百科的共写模式那里有着特殊的意义 。我们能设想在一个知识水准普遍低下、民众普遍愚昧、对知识普遍缺乏兴趣的平庸或傻子社会里创造出像维基百科这样的事物吗?我们能设想在一个严格控制思想的社会里诞生像互联网这样的自由理念,并让它成为一个现实吗?著名的“孔多塞陪审团定理”对集体意见正确程度的评估就包含了“在什么情况”下的考量——只有当参加意见者的知识水准普遍比较高的时候,共写结果才可能有比较可靠的结果,群体越大,概率就越大,或者接近100% 。相反,概率就越小,或者接近零 。维基百科的出现和成功或许是一个历史时机中的偶然或幸运,但是,它产生在一个民众知识水准普遍较高的自由民主社会里,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怎么又不是偶然中的必然呢?
[1] 萨缪尔·约翰逊网站:http:
//www.samueljohnson.com/twokinds.html 。
[2] Ann M.Blair,Too Much to Know,p.3.
[3] 让·菲利浦·德·托纳克编:《别想摆脱书》,第103页 。
[4] Elizabeth Eisenstein,The Printing Press as an Agent of Change,p.19.
[5] Cited in R.W.Bushnell,The Culture of Teaching:Early Modern Humanism in Theory and Practice.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6,p.127.
[6] Frank Furedi,Power of Reading,p.74.
[7] J.Raymond,“Irrational,Impractical and unprofitable:Reading the News in the Seventeen-century Britain”,in K.Sharpe and S.N.Zwicher(eds.),Reading,Society and Politics in Early Modern Englan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p.186.
[8] Cited in R.W.Bushnell,The Culture of Teaching,p.118.
[9] Ann M.Blair,Too Much to Know,pp.48,57.
[10] Frank Furedi,Power of Reading,pp.76-77.
[11] Ann M.Blair,Too Much to Know,p.12.
[12] “Prop?dia”of Britannica,1991,pp.6-7.
[13] Ann M.Blair,Too Much to Know,p.170.
[14] Ann M.Blair,Too Much to Know,p.172.
[15] Alasdair MacIntyre,Three Rival Versions of Moral Enquiry:Encyclopedia,Genealogy,and Tradition.Notre Dame,IN: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90.
[16] Martyn Lyons,A History of Reading and Writing,p.113.
[17] Ann M.Blair,Too Much to Know,pp.170,171.
[18] 达尼埃尔·莫尔内:《法国革命的思想起源》,黄艳红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第65页 。
- 生活小妙招小技巧 生活小妙招小窍门有哪些
- 有趣的生物科普小知识 生活小知识科普有趣的名称叫什么呢
- 护理知识包括哪些 关于护理的知识一
- 生活中的小窍门40个字 生活中的小窍门有哪些15字以内
- 坚持广播稿400字 生活向导广播稿400字
- 男人是不是都喜欢林有有 男生如何对付林有有
- 每天的生活日常句子 每天一句生活句子
- 5个生活小妙招 生活小妙招50招大全
- 生活小常识ppt
- 生活小妙招广播稿200字 生活小技巧广播稿500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