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康熙来了:纪连海辣说康熙帝》,中国工人出版社

文章插图
今天,我们为您揭开康熙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情况 。
说到康熙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
很人性的土地制度
奖励垦荒 。在政府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命令发给各地穷苦百姓及投诚官兵耕牛、种子和银两,为他们创造垦种田地的有利条件 。又如,当时四川地区人烟稀少、经济残破,坚持实行“无论本省、外省文武官员,有能招民三十家入川、安插成都各州县者,量与纪录一次;有能招民六十家者,量与纪录二次;或至百家者,不论俸满,即准升转”的政策 。对恢复发展四川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更名田” 。这项措施虽然是鳌拜辅政时期就开始实施的,但是康熙皇帝智擒鳌拜以后,这项政策却完整无缺地保留了下来 。继续执行“命查故明废藩田房……给予原种之人,令其耕种,照常征粮”的政策 。这就正式承认了农民在明末起义中获得的部分成果 。
不加税的好皇帝
顺治十年,也就是1653 年,清朝政府规定各省赋税制仍用明“一条鞭法” 。
“一条鞭法”是明代张居正在经济改革方面提出的一条赋役改革措施,其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 。”“丁”就是人头 。“一条鞭法”就是赋役合并,赋税既量地又计丁,用银交纳,其征解由原来的人民自理改为官府办理,州县徭役,由官府出资雇人解决 。“一条鞭法”有其进步方面,但对农民有不利方面 。根据它的要求,赋税既量地又计丁,无地少地的农民就要吃亏,而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就占便宜 。清初继续贯彻此法,农民害怕按人头征税,大量逃亡,而政府因此也难以掌握人口实数,征税困难 。
康熙末年,对这种征税办法进行了一些修改 。1711 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这就让丁税固定了下来 。
到了雍正元年,也就是1723 年,清廷又根据直隶巡抚李维钧奏请,实行“地丁合一”法,即把固定的丁税摊到地亩上,按亩数征收,取消了丁银项目 。这样,田多的丁税多,田少的丁税少,无田则无丁税 。田多的地主逃不脱丁税,田少的农民不必有添丁之愁 。这种制度显然有助于克服以前按丁计税引起的社会动乱,适应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除对发展生产有一定好处外,大大促进了人口增长 。其正面影响是减轻了人身依附,其负面影响是刺激人口增长 。1661 年康熙皇帝即位的时候,全国人口1920万;到乾隆皇帝在位时期达到3 亿,道光皇帝时则突破4 亿 。
慈善做得也不错
清朝蠲免赋税始于顺治皇帝在位时期 。当时有恩蠲和实蠲两类 。早在清军入关后的1644 年,顺治皇帝就蠲免了都城遭受战争灾难的三年赋役;1651 年,顺治皇帝亲政后,给还九省加派额外钱粮,免山西荒地额粮15000 顷及直隶山东、河南、陕西荒残额赋 。以后蠲免钱粮逐渐成为清朝一贯的政策 。
康熙皇帝即位后,蠲免钱粮不仅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行为,而且每一次的数量都很巨大 。“有一年蠲及数省者”或“一省连蠲数年者”,甚至有全国性的蠲免 。例如,1710 年冬,康熙皇帝下令将第二年全国的钱粮一概蠲免,并从第二年起,于三年以内,通免一周,使远近均沾,历年旧欠,也都免征 。
据史料记载,1691 年与1703 年康熙皇帝均免除天下钱粮2759 万多两;1711 年,康熙皇帝普免天下钱粮2794 万多两,1716 年,普免天下钱粮2770 多万两;1721 年,普免天下钱粮2764 万多两 。在康熙皇帝在位的61 年间,政府蠲免钱粮共计545 次,免除天下钱粮计银1.5 亿两 。
- 坟地里埋什么破风水 清明坟上栽树需要请风水先生看吗
- 一大早出门看到送葬的 出门看见送葬人风水
- 八字看何时买房
- 做窗帘注意哪些事项
- 怎样把坏人的风水破了 坏人的风水好不好怎么看
- 怎么看风水 杏花 风水
- 非正方形如何看地理风水图
- 风流成性的男人面相不能不看
- 点淘云看世界新星选拔赛之短视频直播大赛规则
- 抖音直播复盘是什么?看哪些数据?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