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产业 TMT行业部


中后台人员紧俏 新基金公司团队成本高企
中国基金报记者 静波
个人发起基金公司相继成立 , 依靠明星基金经理效应 , 新公司获得了投资者的热捧 。但明星身价自然不菲 , 在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 今年新成立的公募团队成本高企 , 令一些新股东直呼吃不消 。
最近 , 陈光明发起的睿远基金成立并发行专户产品 , 这只目标规模为200亿元的专户还未正式发行便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据悉 , 睿远团队强将如林 , 除股东陈光明、傅鹏博、刘桂芳、林敏之外 , 还将交银施罗德首席基金经理唐倩招入麾下 。此外 , 原中金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金宇任TMT行业组长 , 新财富 “白金分析师”——中信证券电煤行业分析师吴非被任命为周期组组长 。
据了解 , 睿远基金目前投研团队有36人 , 分为六个行业 。陈光明曾笑称 , 团队一年的成本高达2亿元 。
睿远的豪华阵容自然无法在行业轻易复制 , 但也是新基金团队成本高企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 , 今年以来 , 基金管理公司审批加速 。截至12月初 , 年内已有11家基金公司获准设立 , 是2014年以来获批数量最多的一年 。
一项市场统计数据显示 , 公募基金行业投研人员年薪普遍在100万元以上 。截至去年底 , 在管理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中 , 基金经理平均年薪接近200万元 , 年薪处于前1/10的基金经理平均薪资达到342万元;非前十的基金公司中 , 基金经理平均年薪也接近150万元 。
多位新成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 近两年 , 股市持续震荡下跌 , 权益类基金经理薪酬相对稳定 。但新设立基金公司不断增加 , 导致拥有一定市场口碑的基金经理身价升高 。据业内人士介绍 , 一家新基金初期仅搭建权益类团队 , 核心投资人员薪酬通常在100~300万元 , 投研团队整体成本超过1000万元 。若挖来一两位明星投资经理 , 成本将会达到2000万甚至更高 。
去年成立的一家新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 , 今年他们打算扩充债券投资团队 , 发现债券投资人员的薪酬也开始上涨 。“今年债市火爆 , 债券投资人员的薪酬提升 , 比去年增加了近20% 。”
事实上 , 最让新基金负责人感到意外的是 , 今年基金公司中后台人员的薪酬也开始飞涨 。据了解 , 基金公司中后台人员数量相对较少 , 整个市场相关人员群体也不大 , 新基金公司在挖角相关人员时相当困难 。一般情况下 , 大中型基金中后台人员不愿意跳槽至资质一般的新基金公司 , 这并非薪酬问题 , 而是基于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考虑 , 因此 , 新基金公司只能瞄准成立多年的小公司 。“小基金公司产品设计或风险控制普通岗位年薪通常在50~60万元 , 他们如果跳槽到新公司 , 可能会要价80万元以上 , 而且职级也要上升 。这种薪酬和普通投研人员薪酬已相差不大 。”一家今年成立的基金公司总经理称 。
还有多位新基金公司人士认为 , 产品设计和后台风控固然是重要岗位 , 但岗位定位仍与投研有较大差别 。如今中后台人员薪酬也快与投研接轨 , 公司成本增加不少 。
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高管表示 , 中后台人员薪酬增长背后凸显的是行业发展过程中人才失衡的问题 。国内基金公司一直是“重投研销售、轻中后台支持” , 中后台群体一直相对弱小 。当行业快速发展之时 , 中后台人员便一时间身价陡增 。“未来随着外资逐步进入 , 国内资产管理配置更加多元化 , 资管行业各类人员发展将更加平衡 , 届时这种情况将会得到缓解 。”上述高管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