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卫星定位风水宝地 慑力风水宝车载用



手机卫星定位风水宝地 慑力风水宝车载用

文章插图
在台湾大学历史系任系主任时的许倬云 。
专访许倬云:
每个人都有抓不到的云,都有做不到的梦
本刊记者/李静


“中国的以人为本,
是两国文化精神基础的最大差异”


中国新闻周刊:你在《许倬云说美国》中详细梳理了美国的文化发展脉络,正如你以前就说过的,美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容忍、爱人、不专断、不盲目服从权威 。你认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什么?两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最大的差异在什么地方?现在两国之间面临着很多问题,是否与文化精神基础的差异有关,我们应该到何处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许倬云:美国自己期许的是基督教的理想:爱人、容忍、自由、平等 。但实际上美国做到没有呢?似乎并没有 。美国从立国理想到现在正一步一步离开他本来的理想 。


美国在开国的时候还带着容忍爱人的清教徒基督教理想,但后来,基督教独神信仰的专断性慢慢显现出来:不信、不入基督教的就不算数,就不算是一个文明人 。基督教排他的独断思想,逐渐发展为美国白人文化中行为模式的特色——自以为是,只肯让别人做远距离的朋友 。跟视为对手的,一定要争出个高下 。


中国的理想在哪里呢?中国的理想是建立在个人立场上,从社区、社群、社团、社会到国家,个人是各种群体的基础,每个人都有相对的权利和责任 。相对权利,意味着人自己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有重视人的特点 。我曾经打过比喻,中国的创世纪是盘古化成一个宇宙,宇宙的创造者和宇宙本身是一体的,整个宇宙就是个人,这和以上帝所创造的宇宙是不一样的 。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以人为本体 。人作为个体,也作为群体,彼此之间,人跟人、人跟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各层次群体之间,不断地扩大,不断地交流,不断地改变,不断地修正调整,使大家可以在一个框框里过日子,而不至于踩到人家脚 。或者踩到人家脚以后大家都容忍半步,每人都有一点空间,互相合作,互相协调,这是中国社会结合的特色 。我觉得这个特色今天中国有点忘记掉了,希望这方面能得到复活 。


中国的以人为本,是两国文化精神基础的最大差异 。


中国的思想是儒家与佛教的结合 。儒家讲究以人为本,佛家说精神大于物质 。佛教思想里面时间的变化,到最后就是空,用这个来补足儒家思想强调入世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


儒家与佛教的结合使中国思想和西洋思想有很大差别 。中国许多神,甚至是机能的神、功能的神,神不是独断地生活,神也不能独断世间的权威 。中国人讲“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 。正直,是自己做人不要歪掉;公平,人跟人之间互相对待以公平、合作、协调的精神维持,我觉得中国的精神基底在这里 。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面,从中医里面协调、调和,一直到风水,再到八卦,以至于到民间的宗教信仰,都以这一套思想作为它的关注 。


我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一书里,用不同角度、不同领域里出现的同样现象详细阐述过 。比如说,中国文学诗词歌赋里一些自然形象都是人格化的,人性和自然环境往往叠合在一起,展现人和自然的关系 。


苏东坡《赤壁赋》为什么动人?他把自己放置在一个孤舟中,越野茫无边际,一个船上就这么几个人,在这个时候他想到了宇宙的无限和个人的渺小,他想到了过去和现在正如流水一样不断地变化,他也想到察辨自己在哪里,察辨自己能不能定住脚跟?能不能自己掌握自己?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