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猜想!互联网智能锁能否重现智能手机的辉煌

锁,是人们家庭中最熟悉的陌生者,无论社会怎么变迁,它是一块永远不会消失的市场,因为保护人身财产安全、隐私等人性最基本的需求不会改变 。不过,在移动互联网尚未普及时,人们很难想象开门、关门这样日常的简单动作背后蕴含着的巨大创业机遇 。
近年来资本纷纷押注智能锁市场,2015年美国智能门锁制造商UniKey获千万美元A轮融资,August获得3800万美元B轮融资;我国最早专注于互联网智能锁的科技公司果加智能获得亿元B轮融资 。2016年上半年,德施曼旗下的云智能锁“小嘀”获得新疆融海投资有限公司领投的1.23亿人民币A轮融资,丁盯智能锁获得复星昆仲资本B轮千万融资……
什么样的锁才能称之为“智能锁”?智能锁最直观的特点是“去钥匙化”,一类是以人体的指纹、虹膜、刷脸、触控等生物识别方式开门,另外一种是用手机App进行管理即可内置有蓝牙、WiFi的互联网智能锁 。互联网智能锁不仅化解了丢失钥匙的苦恼,还具有远程化管理、状态实时查询、暴力开门撬锁示警、自带锂电池可充电等功能优势,使得互联网智能锁成为最野心勃勃的“入口级”智能家居产品 。

大猜想!互联网智能锁能否重现智能手机的辉煌

文章插图
一、脑洞大开,一把互联网智能锁会给居住生活带来多少惊喜
想当年,雷军在2010年创办小米时,很多人评议他怎么敢去做手机,雷军说他做的不是手机而是“互联网手机” 。这桩公案放在智能锁行业同样耐人寻味 。
市面上一些高端的机械锁,槽孔精密、开门顺畅,让人不得不赞叹门锁工业化之成熟 。智能锁诞生为这一古老的行业注入了新兴血液,多数派认为智能锁只是传统锁的功能升级,就像彩电取代黑白电视那样,还是同样的渠道和人在玩 。少数派认为智能锁借势移动互联网深刻改变人们家居生活的场景,作为开门的“锁”只是底层硬件、物理载体,而长远看来本质却是互联网,一旦互联网智能锁走进千家万户形成规模效应,入户家庭成为黏性极高的重度用户,将呈现崭新的商业模式 。
果加品牌创始人、CEO段方华女士曾在接受南方人物采访时认为“互联网智能锁”在产品逻辑上、战略意义上都是互联网的“连接属性”优于锁的“物理属性”,并可以归结为三个不同阶段:
1.0版互联网智能锁在门锁闭合器的基础上连接家人或居住者,用户在手机App端可以随时查询家人在家与否,能够为亲友、保姆、租客等远程分配临时的开门密码并及时删除权限,并在App上查阅开门、关门、反锁等实时情况及历史记录 。
2.0版互联网智能锁开始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依据居住者出入的大数据,发出相应的指令,比如老人在家超12小时未出门,自动给儿女手机App发送警报,定时温馨提示是否出门散步等,智能锁与智能算法结合之后变得更“聪明”,更通人性 。
3.0版互联网智能锁阶段,随着安装基数达到临界点后形成网络效益,互联网智能锁App可以成为家庭甚至家族间的沟通工具;“智能锁+APP”会成为其他智能家居产品的触控中心,对接越来越多社区O2O及到家服务,比如早上上班时饿了吗的早餐自动送到手上,逐渐形成开放的家庭生活服务的生态圈 。
很多智能锁的研究主要放在锁具的打开方式如何更安全、便捷上,盈利点是卖硬件,或者说是“门锁的闭合器”;而互联网智能锁汲取了智能锁的优势,打造出硬件(锁)与软件(App)二合一产品,在引入深度学习、机器算法等人工智能(AI)技术后才是真正意义的“智能”锁,通过布局家庭多元化场景而成为家庭物联网的超级入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