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叶榕的风水作用 萧钟叶风水




为什么说萧、叶、钟三氏同出一源?
潮阳萧氏肇基祖祠“四序堂” , 址于潮阳市区南中路东侧 。据萧氏珍藏族谱记载 , 南宋庆元元年(1195) , 漳州人萧洵 , 字仲川 , 号啟祥(状元漳州郡守萧国梁次孙 。绍熙进士 , 朝议大夫 , 左司郎中煜公之次子) , 以明经出任潮阳县令 。连四任十二年 。在任期间 , 清廉勤政 , 礼贤下士 , 体恤民情 , 多行善举 , 深得民心 , 民感其德 , 于嘉泰四年(1204) , 集资为洵公兴建生祠 , 褒扬其业绩 , 永存纪念 。开禧三年(1207) , 洵公任满拟归故里 , 县民恳切挽留 , 遂定居于县治之南桥(即今城南涂库) 。公既落藉潮梓 , 为回报乡民 , 即生祠中办学堂 , 授之诗、书、礼、乐 。
嘉定十四年(1221) , 洵公逝世 , 享年70岁 。祀忠义孝弟祠 , 府邑志有传 。“四序堂”自宋代至今 , 历八百年 , 英才辈出 , 硕果累累 。
2002年4月 , “四序堂”裔孙集资 , 在有关部门及文物专家的指导下 , 对该堂进行全面修建 , 整座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现修建之“四序堂”以修旧如故 , 古为今用宗旨 , 保存宋、明两代建筑艺术风格 , 依原造形、原尺寸、原分金、经纬度中轴对称的结构修建 。把现存历代石刻、石构件全部按原部位安装 , 按原建筑格风装饰 , 使“四序堂”内雕梁画栋风貌依旧 , 规模庄严壮观 , 旧貌焕新颜 。是潮阳唯一主体建筑保存较完好、十分珍贵的宋代古建筑 , 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 已被有关部门列为潮阳文物保护单位 。
洵公逝世后 , 与孺人陈氏妈合葬于潮阳内輋岩前‘姐墓陵乡前’ 。俗称“舂臼林”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定为墓祭日 。近代 , 每年十二月初一、二、三日 , 除粤东各县市裔孙前往墓祭外 , 更令人引以为荣者 , 众多非萧氏宗族乡人也于公墓前行礼祭拜 。祭日之外 , 公墓前长年香火不断尊公若神灵 , 盖公恩泽于民殊深 , 民至今不忘公之德耳 。
据史料及明代撰写的《萧氏族谱》记载 , 宋度宗咸淳间 , 三世祖规公 , 四世祖御疾公相继为官赴任 。家中留下三世祖妈蔡氏、祖妈林氏和小孙儿 。规公于度宗咸淳十年(1274)逝世;御疾公也于景炎元年(1276)十二月于海丰抗元殉节、墓葬鹅埠 , 至1279年2月宋亡时 , 家中只有年迈(66岁)的三世祖妈蔡氏和两个小孙子景福、唐福(即尧甫公、时年六岁) , 以致洵公墓多年失祭失修而没入草莽中二百多年 。到了明嘉靖年间 , 十四世孙郡廪生贻初公(字次諟) , 连同族人并带家养良犬往山中披荆斩棘竭力搜寻祖墓 。艰辛搜寻疲惫时 , 忽见良犬摇头摆尾 , 欲吠又止 , 形态异常 , 众人觉奇异而尾随之 。犬竟奔入草莽中 , 久而不出 。众人只好焚草而寻 , 待火灭时竟见良犬跪于一墓前被烧死 。细视 , 良犬跪的竟是公墓 。后将殉难之犬称为“义犬” , 于墓祭日顺祭犬 。用豕首祭拜贻初公 , 以旌其功 。
据萧氏历代族老口碑及考证陈先生墓 , 洵公莅潮就任县令时 , 携带家眷、外甥徐静波(现达濠青莲徐氏即其裔)和师爷万先生 , 西席陈先生治斋相继到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