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衣店可以开在居民区吗 门店挨着寿衣店有什么忌讳( 二 )


当地多家寿衣企业经营者坦言,他们代理销售的骨灰盒利润要比寿衣高 。目前,从事骨灰盒批发业务的寿衣店逐年增多,都以渠道代销为主 。至于骨灰盒的品种分类、价格水平和利润空间,这些受访者则讳莫如深了 。
“寿衣是个良心活”
六道口人更愿意让寿衣回归本质,当成普通衣服来看待,也能以质论价,质价相符
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六道口村,坐落于永定河故道上 。由于地势较高,水流不过来,六道口种粮条件一般 。
传说当年永定河发大水,村里一位曹姓大户人家,不惜用馒头加固堤坝,才把洪水堵了回去 。曹家有一个叫曹作义的后辈,最早把做寿衣的活计搞到村里来 。
1977年,在社队企业当业务员的曹作义,在西安跑销售时,看到古装戏曲《十五贯》的海报 。平时喜好戏曲的曹作义,谎称自己来自河北霸县评剧团 。结果挤进去一看,戏是古装戏,戏服却是东拼西凑的 。
他回到天津发现,当地也演古装戏了 。有文化,脑子活的曹作义,打起了戏服市场的算盘:“古装戏能演了,光戏服就是多大的市场!”
曹作义有戏曲知识,知道什么角色穿什么衣服,他动员社队成员缝制了一批戏服,果然十分畅销 。然而,戏服生意好景不长,不到两三年时间,就被南方精美的苏绣杭绣“击败”了 。
“我们起步早,可基础差,做戏服干不过南方人 。”在北京天坛公园附近的寓所里,今年79岁的曹作义提高嗓门说 。
一次出差途中,他看到《羊城晚报》上一则消息,称我国有近10亿人,按当时出生率和死亡率计算,每分钟既有十几个新生婴儿,也有十几个人死亡 。
“正愁戏服做不过南方人,我当时就想寿衣或许有机会!”曹作义至今记忆犹新 。

寿衣店可以开在居民区吗 门店挨着寿衣店有什么忌讳

文章插图
3月19日,刘绵海展示一款寿衣 。记者黄海波 摄
当时寿衣款式流行清朝官服,从戏服到寿衣的区别也不大 。但对于刚刚改革开放的北方农村来说,不光思想不够解放,如何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更没有开窍 。
说来也巧,一户村民的亲戚在天津服装老字号“瑞蚨祥”上班 。利用这层关系,曹作义和另外三户村民一道,冒着搞封建迷信的风险,偷偷干起为“瑞蚨祥”加工寿衣的活计 。
“很快他们就忙不过来了 。后来生产队也加入进来,成立了村办‘利民寿衣厂’ 。再后来,村里人都来干还忙不过来,就放活给周围十里八乡的农民 。”曾参与管理过“利民寿衣厂”的村干部杜庆邦回忆 。那时,曹作义是寿衣厂的副厂长 。
为了打开市场销售门路,曹作义等人前胸后背各扛一个大包,赶赴全国各地推销寿衣 。每到一家百货大楼,他们得等其他推销员都走了,才敢进去 。
“我们这是好东西,但您可要撑住胆儿 。”
“什么东西,拿出来看看 。”对方一脸好奇 。
“您可千万别害怕!”
“哎呦,这是什么呀!”往往寿衣样品一掏出来,对方就被吓得直往后跳 。
今年46岁的村民张立松,从16岁开始卖寿衣,一干就是30年 。他不仅熟悉每一件寿衣的生产过程,也熟悉每一件寿衣背后的文化禁忌 。
“后来出去推销就不用扛着大包样品了 。包里夹着相片,给客户一看,拿到订单就直接打电报发货 。”张立松回忆说 。
“前些年,我们会找一些气色不错的老人,拍完之后,寿衣就当作报酬直接送给对方 。”对于卖寿衣是否也需要模特,张立松笑着向记者解释 。
“这里面的文化讲究多了去了 。”他边说边拿起一件黑色寿衣,“河北山东一带,寿衣不兴黑色,认为黑色是铁,穿着会把后代运气给压住了 。”
传统文化与封建迷信的界限,对于文化不高的农民来说,往往是模糊不清的 。六道口人更愿意让寿衣回归本质,大家也把寿衣当普通衣服来看待,也能以质论价,质价相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