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小知识 立秋生活小常识100条简短( 二 )


刚入秋时应该选择口味清淡、润肺养血的食物 , 以养护阴气 。年纪较长、胃肠比较脆弱的人 , 可以在早上喝点粥 , 既易于消化 , 也可以益骨生津 。另外要注意适时补充水分 , 服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药物或者西洋参、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胖大海等清热祛痰、滋阴益气的中药 。
(2)润肺除秋燥
《难经》中说:“其实人之根本也 。”民间也有“人活一口气”的说法 , 可见气对人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肺主一身之气” , 肺部可以帮助机体聚合自然界中的气 , 所以肺部的运行于气具有相当大的关联 。肺比较脆弱寒气入侵肺部会损伤人体的阳气 , 而燥热则会侵害肺部的阴液 , 多种肺病均可能由此而生 。
初秋时节 , 天气燥热 , 口腔和鼻孔就是燥气侵入肺部的突破口 。倘若侵入肺部的燥气不能及时化解 , 则会影响肺部的功能 , 使肺部的阴气受到损害 , 并造成发热、发冷、头痛、少汗无汗、口干舌燥、脉浮等症状 。而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慢性病的人 , 还有体质较弱、年纪较大或者大病初愈的人更应该注意 。
初秋可多吃一些滋阴养肺、祛燥补气的食品来预防体内的阴气缺失 , 还应该保持平和、愉悦的心态 。中医认为 , 人的各种情绪都会通过影响气机而引发各种病症 , 其中当人感到悲伤的时候 , 对肺部的伤害最为严重 。在秋季要适当增强运动 , 这样可以调养肺气、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 , 还能增强免疫力 , 提高身体各种器官抵御寒冷能力 。
3. 老人:
需要在精神上认识到 , 虽然秋天的燥气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对其加以防治的 。通过练习静坐、闭目养神等方式来调节气息、消除焦躁、平和心境、养护心气 , 便能让身体更好的适应干燥的秋季 。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 , 宁信养神、强身健体尤为重要 , 可以适当饮用一些养心祛燥、宁心安神的药茶 , 食用一些补阴祛燥的食物 , 让身体更快的适应秋天的天气 。
秋天时节老人在强身健体时 , 务必要注意循序渐进 , 起初保持心跳占最大心率60%的运动量 , 运动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 坚持每周有两天的运动时间 。持续一个月之后再慢慢增强运动量 。一定要注意延续性 , 倘若半途而废 , 运动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如果放弃锻炼之后再重新运动的话 , 一就要像先前一样循序渐进 , 不可突然进行大量运动 。
4.孕妇:
秋季的气候十分干燥 , 人们容易感到口干舌燥 , 皮肤缺水并有痒感 , 又是皮肤甚至会裂开并出血 。在此期间 , 人们的情绪会较为焦躁 , 这样不利于心脏系统的正常运行 , 并有可能诱发各种疾病 。因此 , 静心凝神、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心烦便显得十分重要 。
所谓宁心养神 , 首先就是让心情平静下来 , 不受烦躁的侵扰 。清静养神法是古代精神养生的基础方法 , 也是人们宁心养神的最佳方法 。早在唐朝 , 名医孙思邈就有“多思则神殆 , 多念则智散 , 多欲则智昏 , 多事则劳形”的见解 , 而《医钞类编》中也有“养心在凝神 , 神凝则气聚 , 气聚则形全 。若日逐攘忧烦 , 神不守舍 , 则易于衰老”的记载 。以上所述都表明保持平静、乐观的心情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