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演讲稿 健康养生的演讲稿




行动与希望山东 冯春明

中医养生演讲稿 健康养生的演讲稿

文章插图

行动与希望 ——写在《养生集》(第一期)出版之时
由沂南县中医养生文化研究会编撰的《养生集》(第一期)出版了 。这部源自沂南养生大讲堂,围绕养生与健康,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发出的声音与见解,为中医养生文化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和一些新的可能的范式,对如何继承辉煌古老的传统中医文化,如何在人的养生与健康诸方面做好中西医结合的文章拓展了新的蹊径 。
中医和西医都是有关医疗与健康的学问,但中医与西医思维的独特性及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尤其对生命的认知而言,西医在生物医学模式上,本质上属于一种还原论,它将生命的高级运动形式归结到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运动形式当中去,并以低级运动形式规律,对生命、人体、疾病规律进行阐述 。中医则不然,由于中国古代元气论自然观的存在,中医生命观属于整体论模式 。《黄帝内经》中说:生命自身是由物质性的“气”而构成的 。它与西方本源论相对应的是中国老子提出的“道”之学说 。中医把它应用到医学领域中时,是通过“精气”对生命的奥秘进行探索和阐述的 。
《黄帝内经》起源于轩辕黄帝,分《灵枢》、《素问》两部分,它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它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
沂南县中医文化研究会,集中医研究、保健咨询和讲学于一体,潜心于中医养生的研究与推广,他们走出了一条对于人的健康保护和疾病防治研究的愈走愈宽的路径 。
《养生集》编委会主任、沂南县中医文化研究会会长蔡建春是我的老朋友,他对中医文化研究的那股执着劲,让我由衷的佩服和敬重 。他深信《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顺应了大地运动和万物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身体里都蕴涵着自然的气韵 。是的,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着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它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蔡建春因而撰写了大量的有关 中西医整合的前瞻性论文,多次在国家高端医学论坛上交流,并引起广泛关注 。
蔡建春是一位骨科专家,他的这种“华丽转身”绝非偶然 。当然就中西医而言,我们不能厚此薄彼,中西医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从病人的角度看现代医学,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现在都还不能满足保障我们身体健康的需要 。西方医学进入中国后,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医疗领域,便开始了二元医学方法的并存 。后来西医很快成为中国医疗领域的主流 。但当我们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医疗专家的技术越来越高,医院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备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病人却越来越多了,这的确需要反思 。蔡建春因而告诉我说:我们搞基因、电子、夸克,思维靠近微观、渺观,但须知微观之上是中观,上还有宏观和宇观,我们需要与天地沟通 。由此可见,蔡建春对医学研究的调整和侧重是有其道理的 。
沂南县中医养生文化研究会《养生集》(第一期),把沂南养生大讲堂上的众多讲稿收集了起来,这里面有一个个生命个体的轨迹,有关于养生与健康的切身体验,有人性深处喷洒出来的善与美,有经历磨难之后的沧桑与豁达,有对传统中医文化的理解和彻悟,有众多前瞻性的研究成果,这些或许正是沂南县中医养生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