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识1000题 6岁幼儿常识1000题问答( 三 )


3.做一些有趣的注意力训练
幼儿园活动的时长,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身心发育特点、注意力控制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则可以做一些游戏式的注意力训练:
圈字类游戏 。随意写下一组打乱顺序的数字,请孩子找出指定数字,孩子如果有一定识字量,还可以进行数字的圈画 。
复述类游戏 。随机说出一组数字,请孩子复述,可以根据年龄循序渐进,如:6252、01837、262832……除了数字复述,还有语言复述,同样循序渐进 。如:妈妈,妈妈很开心,妈妈今天很开心,妈妈今天因为你很开心,妈妈今天因为你帮助别人很开心……
听口令类游戏 。家长说出一些指令,请孩子根据指令做 。如说“头发”,孩子就要指头发,说“鼻子”,孩子指向鼻子 。还可以增加指令个数,如“头发、鼻子、肩膀”“嘴巴、耳朵、肚子、膝盖”等 。
扑克牌类游戏 。扑克牌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信息,如牌面上的图案数量可以练习孩子数与物对应的能力,花色可以帮助幼儿进行分类,还可以结合扑克牌牌面信息练习孩子的短时记忆力等 。
阅读游戏 。阅读中,可以只讲故事的开头,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结局,再让孩子把故事讲给全家人听 。

幼儿常识1000题 6岁幼儿常识1000题问答

文章插图



04培养“规则意识”而非“听话孩子”有些孩子不守规则,我们不能简单说他“捣蛋”,因为他们大多不理解规则的意义,也无法判断规则是否合理可行 。毕竟,规则意识的建立,和理解能力、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等都密切相关 。
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呢?
1.直接感知
幼儿只有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才能内化为自主自愿,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幼儿直接体验和感知遵守规则的重要:
  • 带领幼儿乘坐地铁,体验排队购票、刷卡、有序上下车的一系列环节,还可根据某一个环节进行讨论:如果我们不遵守“先下后上”,会怎样?
  • 前往超市购物时,让幼儿体验购物需付费、付费需排队的流程,并引发幼儿思考:逃单会有什么后果?
  • 通过视频让幼儿明白不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严重后果 。
2.参与制定
有时候幼儿并不是故意不遵守规则,而是他们没有搞懂规则 。我们不妨邀请幼儿亲自参与规则的制定 。比如,关于区域活动结束后的玩具整理,孩子通过讨论会得出这样的规则:如果有人在活动结束后没有将玩具整理好,他的区域卡将寄存在老师那里,暂时不能进入相关区域玩耍 。这样,就加深了他们对规则的理解,提高了遵守规则的积极性 。
3.事前强调
不论身在何处,只有事前强调规则到位,幼儿才可能有意识地约束自己,一旦他们已经投入其中,再去强调规则就很难了 。
4.巧用游戏
皮亚杰《儿童的语言与思维》一书中说到,游戏属于儿童头几年最重要的工作,所以有必要借助游戏活动,帮助幼儿了解规则 。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占地盘”的游戏活动,给幼儿画好规定区域,当哨声响起,幼儿才能到规定区域抢占地盘 。经过多次活动,幼儿形成条件反射,就加深了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执行 。
5.言传身教
成人的一言一行容易引起幼儿模仿,因此我们自身一定要具备规则意识,并以身作则 。
6.寻找榜样
可以寻找绘本故事、儿歌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好榜样,也可以寻找身边的榜样 。比如,为了让小朋友有序排队,邀请他们现场观看小学哥哥姐姐就餐时的路队,或是军人叔叔的阅兵式,感受整齐有序带来的震撼,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