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软件制作科普视频 怎样制作科普视频


编辑导语:知识科普风起,越来越多人投入这一领域做起科普视频,试图收割一波流量 。不过于观众本身而言,知识科普视频真的能帮助他们汲取知识吗?本文作者从观众、创作者等角度,就当下知识科普视频的现状进行了阐述,不妨来看一下 。

用什么软件制作科普视频 怎样制作科普视频

文章插图
一句话总结本文观点:学习是费脑子的事,看视频费的是眼睛 。
先问两个问题:
  1. 你会通过看视频获取专业知识吗?
  2. 你是否觉得视频一定是更容易获得知识的媒介?
撇开B站这些总爱标榜自己是学习网站的视频平台不说,连抖音这样娱乐为主的短视频平台也恨不得把知识科普几个大字贴在脑门上 。
知识科普、财经金融以及科技互联网圈,只要有个号,都想做视频 。水平高点的贴表情包完成内容的幽默升级,水平差点的直接搬运画面素材,将文章原封不动读出来 。
绝大多数所谓的知识科普视频,把画面关掉,只听声音并不会影响理解,所以这难免让人产生了一个疑问:明明是音频可以做到的事,为何偏要增加很多无意义的画面做成视频?
在追逐知识科普这阵风中,巫师财经和半佛仙人吃到第一波红利,随后的很多视频博主也开始效仿他们 。只是后来者有时候连抄袭可能都不如前人,表情包运用不如别人那么有灵性,配音不够亲民自信,连文案可能都来自百度百科 。
在这种风气下,平台上越来越多的人进军知识科普领域,将千百人嚼烂过的东西反刍再反刍,所谓脚本也只是比普通文章多了几句口头禅和语气词 。构图和分镜是什么?完全不知道 。
即便如此,倘或有够出色的文案和配音,画面敷衍一点大家也能接受,毕竟看视频是为了“学习” 。只是很多人可能没有计算过时间成本,在铺天盖地的知识科普视频中寻找干货远比从浩如烟海的文章中寻找干货来得复杂 。
贴心的视频博主会给观众拉上进度条,提炼关键点所在的时间刻度,多数博主不会,他们更希望用自己侃侃而谈、指点江山的气息说服你 。
视频和图文,终归是两种媒介语言,适合写在文章里的东西很多时候并不适合做成视频 。同样有些东西的确只能用画面去诠释,这正是我们需要视频承载内容的理由,但视频并非所有内容的优选媒介 。
知识科普视频的兴起本身是好事,奈何架不住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只是成全了懒惰之人的好学之心和业余人士的显能之心 。
一、观众角度:看视频学知识是种错觉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尤其是抽象的学习(不包含婴幼儿时期的学步启蒙) 。人类,不,准确地说,所有生物都倾向于做轻松安逸的事,除了极少部分个例,没有人天生就喜欢为难自己 。
大脑也不是天生就是用来思考的,因为一思考,意味着身体能量会被急速消耗,于生存本能不利 。从这个角度而言,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是最舒适且顺应本能的选择 。
然而正如锻炼身体一样,人们都知道锻炼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尽管与本能背道而驰还是会锻炼,甚至最后还在锻炼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和幸福感 。学习的成就感依然与艰辛付出有关,轻易获得的知识很多时候只能算常识,不能算知识 。
由于多数人都不是天才,没办法一点就通,同时这些不是天才的大多数又比较懒惰,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想吃学习的苦,这也就给了知识付费很大的生长空间 。
当大家在网上买课,或者为某一种号称知识的东西付费时,总是有一种错觉:以为只要我付了钱,就拥有了宣传上的所有知识 。然而花钱与否与学到与否并没有直接关系,就像你去健身房办了卡不代表你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