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还有太多的人不了解中医,甚至生病了也不知道选择中医 。为什么?因为中医理念还不普及 。所以,作为中医人,我们应该重视中医的科普工作 。我的建议是,多多写作中医文章,传播中医的正信正念 。
有人会说:唉呀,写文章太难了;我本来就讨厌写文章;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写;写了一行字,就写不下去了……为什么写不出中医简谱文章?本文谈谈我写作中医科普文章的思路与方法 。
我是一个中医人,而且,我坚信中医代表着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我有着强烈的中医自豪感和自信心,我也愿意承担传承中医的责任与使命,所以,我每天都写作中医文章,不管临床工作多忙,每天不懈,一直写了十年多 。特别是最近三年来,我每天都写作3000字以上,写文章,写长文章,写短文章 。大体算来,十年来我写的近千万字的中医科普文章,仅2020年一年就写了180多万字 。为什么我可以写出这许多的中医文章呢?我的诀窍在哪里?我是如何找到写作题材的?以下详细分享 。
一、想写
写中医文章很难吗?在我看来,如果想写,就不难 。如果被逼着写,就很难 。所以,写作要有愿望,要有写作的冲动 。
作为中医人,我认为,我们都是有责任的 。我们应该传播中医的正能量,我们应该把中医推广到千家万户去,因为中医里有关于生命与健康的大智慧,有益于我们所有人,不但能让我们更健康,还能让我们更幸福 。
既然我们学习了中医,那么,我们就要把自己的所学所悟写出来,与读者分享 。这不但是传播中医,更是法布施,是行善,是利他 。作为中医人,我们学习《大医精诚》,当然会有慈悲、仁爱、利他的志向,这是我们成就明医的动力,也是我们写作中医科普文章的动力 。
此生能作为一个中医人,我认为是非常幸福的 。一方面,我们传承了往圣先贤的医术,我们医术进步,得到了祖宗的恩惠;另一方面,我们临床治病,通过所学的中医理念去帮助病人 。帮助病人也是利益自己,因为临床即是利他 。我们就应该在临床工作之余写作一些中医科普文章,把自己所领悟的中医之道传播出去,去利益更多的人 。我认为这是每个中医人的责任,也是每个中医人的使命 。
再者,今时还有太多的人不理解中医,甚至污蔑中医,攻击中医 。我相信,这些人多数暂时还年轻,或者还没有生病,还不知道疾病的真相 。不管如何,作为中国人而盲目攻击中医,这让我很失望,也很自责,因为作为中医人,我没有做的更好 。孟子有谓:“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 。所以,我要持续写作,努力传播中医的正信正念 。
曾经有一位朋友问我:我看你每天病人很多,一直在诊所里忙忙碌碌的,但你的文章天天不断,都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我告诉他,都是在工作的间隙挤出来的 。临床工作让我产生许多灵感,就有了写作的冲动 。稍一空闲,就能把灵感转化为文字 。况且,下班后还有更大的时间可以利用——只要心有所想,动动手就成了文章 。
如果每个中医人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写作的动力自然而然地就解决了 。有了动力,剩下的,就是如何去写作了 。
【科普小知识摘抄200字 科普小文章200字左右】二、素材
写作需要素材 。我每天都写作,每天都有写作的素材 。在我看来,关于写作的素材永远都是应有尽有的,是永远也用不完的 。那么,作为中医人,我们写作中医科普文章,素材从哪里来呢?
我的观点是,写作素材无所不在 。一则,素材可以从临床中来 。我们临床看病,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疾病,见到不同的病人,与病人交流,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辨证处方用药,疗效如何……所有这些,都是写作的素材 。我相信,每个中医人都能治好某些疾病,治好了的,即是素材,可以写成文章;治不好的,为什么,思考一下原因,也是极好的写作素材 。
- 生活小妙招app推荐 生活小妙招素材的APP
- 30个有趣的科学冷知识 生活科学冷知识
- 兔子拔毛到生小兔要多长时间 兔子拔毛到生小兔需要多长时间
- 中通快递是24小时运输吗
- 沙县小吃在哪里学
- 3.5cm大概多长
- 朱元璋和小明王是什么关系 朱元璋和小明王有关系吗
- 茄子什么形状
- 一些有用的冷知识 有用的冷知识百科大全
- 50条生活小常识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