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知识集锦语文升级版 知识集锦六年级语文上册(18)


躬:亲自 。躬行:亲自实践 。
鉴:镜子 。徘徊:来回移动 。渠;相当于“它”的意思 。诗中指方塘 。
清如许:这样的清澈 。为:因为 。
二、品味赏析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 , 这首诗阐述了知与行的关系 。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 , 又有实践经验的人 , 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
2、《观书有感》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作品 。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 , 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比喻读书体会 。告诉我们 , 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 , 人需要不断读书 , 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 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
三、知识链接
1、有关读书的名言(诗句)
三更灯火五更鸡 , 正是男儿读书时 。
黑发不知勤学早 , 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2、来自古诗的成语:粉身碎骨、山重水复、万紫千红、春色满园
3、《观书有感》(其二)南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 艨艟巨舰一毛轻 。
向来枉费推移力 , 此日中流自在行 。
学与问
一、主要内容: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 。
二、写作特色:课文针对“勤学好问”这一观点的叙述言简意赅 。先写“问”的重要性 , 再举例证实 , 接着写“问”与“思”要结合 , 最后有理有据地提出观点 , 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 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
三、所选事例的角度 , 本文选择了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和中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事例 。前者侧重于告诉我们要学会发现问题 , 多多提出问题 , 后者主要说明要善于将“勤学好问和观察看思考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两个事例相结合 , 说理全面深刻 , 令人信服 。
四、词语辨析:
启示:启发提示 , 使有所领悟 。如:我从中获得启示 。
启事:一种应用文体 , 为了说明某事而公开发表的文字 。如“寻人启事”
五、句段赏析
1、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 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
这段话中 , “经常”说明小哥白尼思考的问题多 , 提出的问题也多 。“缠”说明他对问题的不懈追求 。
2、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意思
“能者为师”中的“能”是指有能力 , 可以给你以帮助的;“师”就是老师 , “能者为师”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只要能给你启发 , 给你帮助 , 不管他年长年少 , 地位高低 , 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 。
4、 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 , 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
从这句话中 , 我们可以看出沈括心里时刻挂念着这个问题 , 从来没有停过思考和探求 , 所以在深山的寺庙边 , 才会发现常人没有注意的问题 。明白诗中的道理 。
六、课后习题二
(1)学问学问 , 既要学又要问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 , 只有在学中问 , 在问中学 , 才能求得真知 。在学中问 , 在问中学 , 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 即学无涯而问不止 , 问无休而学有成 。
(2)在求知的过程中 , 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
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 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 即学问之道贵在勤奋不辍 , 贵在持之以恒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