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生活书籍有哪些 退休生活百科全书电子版下载(11)


孙过庭在《书谱》中对“简”的直接论述不是很多,如:“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即篆书崇尚委婉圆通,隶书须要精巧严密,今草贵在畅达奔放,章草务求简约便捷)”,等等,但是“简”的理念是贯穿全篇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孙过庭是把“简”和“精”融为一体进行论述的,所谓“精”即“简”、“简”即“精”也,接下来我将具体呈现 。
此外,孙过庭对过去书论的繁琐哲学给予了猛烈的批评:
至于诸家势评,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今之所撰,亦无取焉 。
──至于以往诸家的论著,大多是华而不实,莫不从表面上描绘形态,阐述不出内涵的真理 。我的撰述,不取这种作法 。
自汉魏已来,论书者多矣,妍蚩杂糅,条目纠纷:或重述旧章,了不殊于既往;或苟兴新说,竟无益于将来;徒使繁者弥繁,阙者仍阙 。
不揆庸昧,辄效所明;庶欲弘既往之风规,导将来之器识,除繁去滥,睹迹明心者焉 。
──自汉、魏以来,论述书法的人很多,好坏混杂,条目纷繁 。或者重复前人观点,无新意补充以往;或者轻率另创异说,也无裨益于将来;使繁琐的更加繁琐,而缺漏的依然缺漏 。
因此,我不居守个人平庸昧见,将所知的全盘贡献出来,望能光大既往的风范规则,开导后学者的知识才能,除去繁冗杂滥,使人见到论述即可心领神会 。
贵使文约理赡,迹显心通;披卷可明,下笔无滞 。
──尽力做到文辞简练,论理充分,条例分明,浅显易懂;阅后即可明了把握,下笔顺畅无所淤滞 。
这说明孙过庭的价值取向是崇尚简约、反对繁琐的,反映其书道上,就是始终坚持“简”的核心理念 。
二、关于“精”
《书谱》开篇,孙过庭在评价历代书家时,就谈到了书道的核心理念“精”: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 。
这里的“绝”“妙”,合起来指的是“绝妙”,分开来说指的是“精绝”和“精妙” 。这段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善于书法的人,汉、魏时期有钟繇和张芝的精绝,晋末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精妙 。这就把“精”作为判断是否“善书”的重要标准了 。
接下来,孙过庭引用了王羲之的两段话,并加上了自己的评论:
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馀不足观 。”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 。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 。张草犹当雁行 。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 。”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 。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 。
孙过庭借王羲之之语,一是肯定了钟张的书法确实超群绝伦,并由此推导出王羲之的意思是,钟张之后,二王继承了他们 。二是王羲之的书法与钟繇相比,应该不相上下,或者略超过他;与张芝的草书相比,则排在他后面 。王羲之认为,这是因为张芝“精熟”,也就是精研熟练,临池学书,把池水都能染黑了,如果自己也下功夫到那个程度,未必赶不过他 。孙过庭评价说,这是推举张芝、自认超越钟繇的意思 。考察王羲之书法的专精擅长,虽然还未完全实现前人法规,但能博采兼通各种书体,也无愧于书法了 。这里又提出了两个概念:“精熟”“专精” 。要达到精熟,需要下苦功夫,以至于“池水尽墨”;要达到专精,需要在“兼通”的同时,做到“专擅”,这是书法更高的境界 。
在谈到专精与广博时,孙过庭进一步指出:
且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 。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